9月21日,标准普尔宣布调低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其主要依据是“长时间强劲信贷增长提高了中国经济的金融风险”。这显然是对中国经济形势和发展前景的“误判”,也是继今年5月穆迪调降中国评级后又一家西方评级机构做出的一个错误决定。
当前中国政府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增长基础更加稳固,经济增长质量进一步提升,中国经济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三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国际组织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纷纷调高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6.9%,给全球经济注入极大信心。在此大背景下,标普调降中国主权信用评级,实在是不合时宜。
标普宣布调级的日期,非常蹊跷。标普选择的9月21日,“恰巧”在美联储宣布“缩表”的第二天。9月20日,美联储宣布要缩减规模达4.5万亿美元的资产负债表,从市场回收大量的流动性。分析认为,“缩表”将推高美元长期利率,提高企业融资成本。第二天,标普就紧接着宣布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主权评级调低,企图提高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借贷成本。两相叠加,自然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标普此刻调级,不能不让人生疑。
标普等西方评级机构采用的那一套顺周期评级理论,代表的是债务集团的利益,在业界已广受诟病。西方评级理论对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经济缺乏认识,已明显“脱节”于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现实,自然无法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运行的韧性做出合理评估。标普依据不合时宜的评级方法,对中国进行主权信用评级,其结果只能是明知故犯的错误。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标普只看到中国的信贷增长,而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前景视而不见,对中国的财富创造能力和债务偿还能力的增强采取选择性的忽视态度,其做法令人遗憾。标普沿用的评级方法,已跟不上中国经济的发展步伐,难以及时、客观、全面呈现中国经济发展现状。标普若不与时俱进地建立与新兴经济体治理模式相配套的评级方法,必将脱节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最终砸了自己的招牌。(原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徐惠喜)
(责任编辑:梁靖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