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1日,欧洲宇航防务集团(简称“欧宇航”,EADS)正式对外宣布,集团将更名为空中客车集团,而其子公司空中客车公司的名称则保持不变。欧宇航于2000年由法国马特拉太空公司、德国戴姆勒-克莱斯勒太空公司和西班牙航空制造有限公司合并而成。集团下设四大子公司,分别是空中客车公司(Airbus)、欧洲直升机公司(Eurocopter)、空阿斯特里姆公司(Astrium)和安防系统公司(Cassidian),业务涵盖民用飞机、直升机、航天及防务技术等领域。
迈出战略调整第一步
在过去的13年里,欧宇航集团的发展速度惊人,其收入增长达到75%。最新发布的2013年年中报告显示,上半年欧宇航集团的营业额达到了263亿欧元(约349亿美元),净利润约7.6亿欧元(约10亿美元),同比增长31%。其中,空中客车公司的营业额占到了约189亿欧元(约251亿美元),税前利润10.9亿欧元(约14.5亿美元),同比增幅达到94%。而美国波音公司发布的年中财务报告显示,波音上半年的营业额约为400亿美元,其中来自商用飞机领域的收入约为240亿美元。
事实上,通过财务报表,人们不难看出欧宇航集团与其最大的子公司空中客车公司之间的微妙关系。13年来,欧宇航的名字始终无法与空中客车相提并论。此外,伴随着商用飞机业务收入在整个集团所占比例的不断扩大,尤其是近年来欧洲各国纷纷裁减军备,使集团的防务业务不断缩水。加之去年欧宇航与英国宇航公司(BAE)为期9个月的合并谈判最终告吹,使欧宇航原本计划通过联姻与波音公司在宇航领域进行抗衡的希望落空。
在此背景下,欧宇航集团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恩德斯向董事会正式提交精简机构、整合集团宇航与防务业务的报告,而更名只是欧宇航集团进行战略调整的第一步。欧宇航希望借助空客的品牌效应,一方面提升欧洲宇航业的国际形象,同时进一步整合集团资源,推动空客在商用飞机领域与波音展开竞争,继续撬动其行业龙头的地位。
总体战略调整构想
更名后,空中客车集团将由三大业务部门组成,分别是空客商用飞机业务部、空客防务与航天事业部和空客直升机业务部。其中,商用飞机业务部对应空中客车公司,直升机业务部则是将原来的欧直公司更名为空客直升机公司,而防务与航天事业部则由空阿斯特里姆公司和安防系统公司合并而来,成立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
显然,在欧宇航的战略调整中,防务与航天业务受到的冲击最大,在最新发布的2013年年中财务报告中,欧宇航集团防务与航天业务的营业额约为137亿欧元,这显然与欧宇航集团成立之初想要实现军民均衡发展的设想相去甚远。因此,恩德斯才要在这次战略重组中,对新成立的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根据目前的计划,新成立的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将下辖四个子部门,分别是军用飞机部、航天业务与系统部、安全通信系统部和航空航天设备部。而凭借着45亿欧元的年收入,军用飞机部将成为其中最大的子部门,而原来由空中客车公司管辖的军用飞机运输部也将划归至军用飞机部,这其中就包括了A400M项目和空中加油机项目。航天业务与系统部将以空阿斯特里姆公司原有业务为主,主要涉及民用及军事通讯、对地观测系统、科学及导航项目等。安全通讯系统部则以安防系统公司原有业务为主,主要涉及军事飞行系统、导弹系统、智能监控和侦查系统、战场管理系统、电子防务系统、遥控飞行系统等。航空航天设备部将整合空阿斯特里姆公司和安防系统公司相关航空电子、航天设备和地面设备制造业务。欧宇航集团表示,空客防务与航天公司的重组工作将于2014年年初启动,并预计到当年第二季度结束。新公司的选址工作预计将在今年年末正式对外宣布。
外界的质疑和反对
虽然欧宇航集团希望通过此次战略重组翻开欧洲宇航与防务工业发展的新篇章,但对此次欧宇航更名的举动,仍然有不少质疑和反对的声音。
尽管空中客车公司被誉为欧宇航集团的“赚钱机器”,但其自身也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首先,目前正在研制的A350XWB飞机按计划要进行2500小时的试飞,虽然目前已经完成的试飞进展顺利,但这个项目最终能否成功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其次,对供应商的管理将直接影响首架A350XWB能否按时在明年第二季度交付给首家用户。
此外,A380要取得市场成功也并非易事。由于前期投入了巨额研发和制造资金,空客在A380项目上要实现盈利必须保证每年至少有30架确认订单。但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获得融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尽管空客近日与德国Doric租赁公司签订的20架A380购买谅解备忘录将有助于中小型航空公司不再认为A380是高不可攀的,但事实上,2013年A380还未收获一架确认订单。
而对于欧直公司更名为空客直升机公司,外界普遍认为有画蛇添足之嫌。创立于1992年的欧直公司具有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国际影响力,在美国、巴西、澳大利亚和中国具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同时,作为植根于欧洲的品牌,其本身也代表了欧洲在航空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
同样地,将空阿斯特里姆公司整合到空中客车防务与航天公司的决定也有些出乎意料。作为航天领域的知名企业,其实力远胜于它的欧洲竞争对手泰雷兹-阿莱尼亚宇航公司。欧宇航放弃这样一个品牌,似乎有些令人费解。
但无论如何,欧宇航的改名或许对已有百年历史的波音公司也是一种警示,毕竟在全球航空业,母公司更名为子公司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空客在商用飞机领域叫板波音的决心。我们不难预见,两大民机制造企业未来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