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饮柜为何总在店铺C位

2025-07-12 06:33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水饮柜为何总在店铺C位

2025年07月12日 06:33   来源:经济日报   李 苑

走在烈日炙烤的街头,干渴难忍,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拉开冰柜,将那一瓶瓶凝结着冷气的水或饮料一饮而尽。这是生理本能催生的“即时满足”信号:口渴,一秒也不想等。

正是这种“即时满足”的刚性需求,构成了便利店在电商时代站稳脚跟的核心底气,即便一瓶售价数元的水,其中也包含了“即时满足”的溢价,消费者愿意为这份便利付费,恰是便利店无法被电商平台轻易复制的核心竞争力。

这种优势,在运营数据里体现得更为直观:得益于其高频、即时的消费特性,一瓶矿泉水在便利店的周转周期往往只有2天至3天。而电商平台销售同款水饮,从集单、仓储到分拣、配送,全链路周转效率逊于便利店。更关键的是,水饮的高周转直接带动资金效率:若按单店日均售出300瓶、单瓶均价3元计算,每天就有近千元资金在冰柜与收银台间高效循环,成为店铺现金流的稳定支点。

“即时满足”的价值远不止于解渴,它渗透在无数需要立刻解决的生活场景中:手机电量跳至1%时,充电宝哪怕15分钟收费3元,也比关机失联更划算;突然下雨时,货架上20元一把的雨伞,比电商平台售价10元但需等2天的同款更值得;还有自动售卖机里售价明显有溢价的应急创可贴、纸巾、口香糖……

消费者为什么愿意为此支付溢价?心理账户理论提供了一个解读视角:人们会把满足紧急需求的花费,归到不同于其他预算的必要成本里。此时,大脑优先考虑的是确定性而非其他。

品牌商们深谙这一心理。一些头部饮料企业每年给便利店投放专用冰柜,单台补贴常达千元。这看似亏本的投入,是电商平台里再精美的水饮图片也无法提供的真实体验。品牌商重金布局的,正是便利店“即时满足”场景的不可替代性:一台冰柜占地不足1平方米,能日均触发上百次消费决策与即时可得的冰凉触感。

现在,即时零售成为新风口,头部电商平台纷纷进军该领域。有人会问:若最近的便利店距离也很远,即时零售平台的“30分钟达”会不会更优?但口渴、手机没电、突然天降大雨这种不可预测的突发状况,核心诉求从来是即时解决而非更快送达。电商即使承诺“30分钟达”,也隐含骑手接单、交通拥堵、天气影响等诸多不确定性。虽然新兴的即时零售平台正不断压缩配送时间,但在最普遍、最分散的日常即时需求上,无处不在的便利店和自动售卖机提供的即买即得的确定性,目前仍是难以被完全替代的体验。毕竟,在紧急需求下,确定性的价值远高于潜在的速度优势。

便利店、自动售卖机等构筑了一个“即时满足”价值高地,这些散布在城市肌理中的小小空间,已超越单一售卖功能,成为承载即时需求的应急站。而水饮凭借其高频、刚性的即时需求特性和强劲的资金周转能力,赢得了生存空间:谁能最快、最确定解决用户此刻的迫切需求,谁就能常年稳居店铺C位。(作者:李 苑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