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在2025都江堰放水节上,堰工砍断杩槎的绳索后,岷江水奔流而下。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4月4日拍摄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祭拜仪式。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这是4月4日拍摄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祭拜仪式。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4月4日,在2025都江堰放水节上,人形机器人当起主持人。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4月4日,在2025都江堰放水节上,外国嘉宾与堰工一起拉绑在杩槎上的绳索。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4月4日,在2025都江堰放水节上,堰工砍断杩槎的绳索后,岷江水奔流而下。
当日,以“天府好水润天府”为主题的2025都江堰放水节在都江堰水利工程飞沙堰溢洪道举行。祭水、拜水、放水等各环节按照古法进行,一千余位观礼嘉宾和游客身着汉服参与放水大典。作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江堰放水节是川西平原源远流长的岁时节令习俗、生产商贸习俗和民间祭祀习俗,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民俗等价值。
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