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22日,重庆小康动力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员工在生产线上忙碌。目前该公司增程式发动机日均产量达2200台。

2月22日,技术人员在重庆恩瑞实业有限公司无尘车间赶制芯片。该公司生产的芯片可应用于航空航天、无人驾驶、云计算等领域。

2月22日,重庆渝安智能悬架有限公司展厅,员工在介绍减震器产品。

2月22日,位于重庆市长寿经开区的重庆长风化学工业有限公司厂区,防爆智能巡检机器人在进行巡检。

2月22日,重庆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员工在检查锂离子电池隔膜。该企业目前是西部最大的锂离子电池隔膜生产基地。

2月22日,工作人员在重庆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长寿)展厅进行讲解。该中心聚焦数字经济板块中的工业分区,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应用场景,服务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2月22日拍摄的重庆博俊工业科技有限公司汽车零部件智能化生产线。该公司通过对生产车间进行智能化改造,实现产值、效率双提升。
作为重庆工业大区,长寿区近年来坚持“工业立区、工业强区”不动摇,以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为抓手,大力推进企业“智改数转网联”,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跑出加速度,产业链价值链不断向中高端攀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新动能积厚成势。2024年,该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30.3亿元,增速15.8%。
聚焦重点产业链,长寿区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推动企业打造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目前,该区已累计建成9个智能工厂、66个数字化车间,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100%。
以“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构筑制造业新优势。长寿区积极建设天然气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双碳”等3个行业产业大脑,为企业数字化改造和管理提供解决方案,赋能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研、产、供、销、服”全环节数字化协同。
长寿区在重庆市率先建成了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引进100多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开发数据产品超过300款,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全流程诊断、数据分析与交易、数智供需对接与培训等服务,构建起产业数字化新生态。(经济日报记者 赵 晶 吴陆牧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