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河北省张家口市发布政策,鼓励实行现房销售,逐步推进取消公摊。此前,湖南省衡阳市也明确宣布,自2025年1月1日起,当地商品房将实行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销售。此外,安徽合肥、广东肇庆、湖南湘潭等地也相继发布了相关政策,提及“按套内面积计价销售”。那么,取消公摊面积计价将对楼市产生怎样的影响?一起来看本期快问快答↓
问:取消公摊面积计价会降低购房成本和使用支出吗?
答:从各地实施效果及业内人士分析来看,无论是按建筑面积计价,还是按套内面积计价,仅是计算方式不同,购房者的实际成本并不会因此发生变化。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指出,一套总价200万元的商品房,若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套内建筑面积为80平方米,既可按建筑面积2万元/平方米计价,也可按套内建筑面积2.5万元/平方米计价,虽然计价方式不同,但总价不变。
相关的供暖费和物业费也不会因计价方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表示,物业费和供暖费通常按建筑面积收取,因为公摊部分的公共空间需要物业管理,而这些空间恰恰是物业应重点投入的区域。目前,已落地采用套内面积计价的城市,如肇庆,物业费仍按原标准计算,取消公摊更多体现在交易环节的计价方式上。
总体来看,按套内建筑面积计价不影响购房者的实际支出,现行规定也不影响交易税费和物业费、采暖费等的计算。
问:如何进一步优化得房率?
答:公摊是居住建筑组成的一部分,抛开品质单纯追求高得房率或低公摊面积并不可取,关键的是要实现透明、合理和优化。吴璟表示,要让消费者清楚了解公摊的具体用途,进一步保障购房者的知情权。开发企业也在不断优化户型设计,将公摊面积配置到居住者获得感更强的门厅、电梯间等部分,实现良性的得房率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