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中的嬴政、《火焰驹》中的黄桂英、《关西夫子》中的杨震、《杨门女将》中的穆桂英、《大秦将军》中的王翦……这些秦腔剧目中的人物形象堪称经典,不少名角因之摘取中国戏剧表演艺术最高奖梅花奖。
在西安,上述人物形象被印在卡通贴纸上,人们把它粘在手机壳上,秦腔这门独具魅力的古老艺术,也以随时可见、随处可见的形式走进千家万户。
融入三秦文化血脉
秦腔又称“陕西梆子”“梆子腔”“乱弹”,早在明末就有明确的文字记载,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岁月悠悠,秦腔早已与陕西人乃至西北人的生活密不可分。不信?请看文学“陕军”中,不同年代的名家均对其情有独钟:已故“40后”作家陈忠实写过题为《我的秦腔记忆》的散文,说在创作《白鹿原》的4年里,写累了就听秦腔经典唱段;“50后”作家贾平凹凭长篇小说《秦腔》获茅盾文学奖;“60后”作家陈彦则创作了以秦腔名伶“忆秦娥”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主角》,并借此获得茅盾文学奖,由此改编的同名话剧于今年9月获得文华大奖。
“黄土在,秦人在,这腔儿便不会息声。”陈忠实这句话,并不夸张。
中国有数百种戏曲,秦腔的曝光率和存在感算不上最高。但若论感染力和铁杆粉丝数,却少有出其右者。初听有点躁,但只要听进去了,人们再也难从脑海中抹去这段记忆,往往还会如痴如醉、百听不厌。
究其原因,大致有这样几点。一是秦腔表演形式上突出体现为“吼”,山崩地裂、翻江倒海般的气势足可征服人心。这也难怪,陕西人心直口快、嗓门响亮,被誉为“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人们熟知的信天游、华阴老腔等陕西地方艺术,也经常吼声震天、铿锵有力。
二是基调上突出体现为“悲”。撕心裂肺、扣人心弦的情节具有强烈的艺术张力,慷慨激昂、荡气回肠之悲油然而生。据说,悲剧比喜剧更能打动人。厚重的三秦大地,承载过数不胜数的故事,兴衰荣辱、忠孝节义、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等世间百态轮番上演。在八百里秦川用秦腔唱老秦人的故事,情景代入很容易让人“带感”。
三是艺术呈现上突出体现为“美”。秦腔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所以悲中带喜、苦中有乐,大悲大喜中蕴含着真善美和家国情怀。结局往往正义得到声张、好人终有好报,满足了受众的朴素愿望。秦腔不仅唱腔美,扮相、戏词、武戏等也凭借艺术美感引人入胜。
“祖籍陕西韩城县,杏花村中有家园;姐弟姻缘生了变,堂上滴血蒙屈冤……”在陕西,秦腔《三滴血》的这段唱段妇孺皆知,成为不少晚会落幕前的合唱首选。人们高兴时吼秦腔,不高兴时也吼秦腔,秦腔早已融入三秦儿女的文化血脉和基因中。
保护传承直面挑战
虽然弦歌不辍,然而和许多地方戏一样,秦腔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危机。随着城镇化进程,农村居民不断减少,方言使用场景减少,文化休闲的可选择种类繁多。秦腔在传统优势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中,有从必不可少的主菜转为调味品的倾向。
“秦腔是我们梆子戏的鼻祖,豫剧很多唱腔、表演、音乐都借鉴了秦腔,有种说法称之为‘千年秦腔、百年豫剧’。”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豫剧表演艺术家李树建说,自己看了很多秦腔剧目,非常用情、用心、用功。但他也注意到,目前秦腔、豫剧等地方戏的演出市场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一是观看演出的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二是到农村演出包场的多、卖票的少;三是在城市演出送票的多、售票的少。
“由于观众锐减,剧团经济不景气,优秀秦腔演员和创作人员缺少足够的生活保障,从业积极性降低。剧团经营也趋于困难,造成人才大量流失……”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一支课题组前不久的调研报告也印证了这一点。
“秦腔历史是悠久的、伟大的,但秦腔的现状是令人担忧的。”陕西省戏曲研究院导演贺林提醒说,基本功训练非常重要,演员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平台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面对挑战,秦腔迫切需要转型。是一成不变、自拉自唱?还是改头换面、迷失自我?秦腔何去何从、能否守正创新?这牵动着许多人的心。
今年夏天,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西安成功举行,古都因秦腔而火热。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优秀剧目展演、名家“走进群众”、名团“走进校园”、名剧“走进影院”、高峰论坛等活动。12天时间里,来自西北五省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个剧团,携73台优秀秦腔剧目汇聚西安及宝鸡、渭南等城市。为吸引年轻观众,艺术节期间还推出了国内首位秦腔领域虚拟人“秦筱雅”,上映了首部秦腔3D电影《三滴血》,选出“杰出贡献艺术家”和“表演艺术传承新星”。
“秦腔的盛典,人民的节日”,这是本届秦腔艺术节的主题。此言不虚,多年传承发展的丰硕成果得到展示。当著名秦腔班社三意社上演全本秦腔《玉堂春》时,两个多小时内全场座无虚席,还有不少人在后排站着观看。台上演至经典情节,台下不少戏迷跟着一起哼唱,现场同频共振。
“秦腔和西安城墙一样,是西安巨大的文化财富,是这方土地的根与魂。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秦腔艺术,是义不容辞的担当和责任。”西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丽萍说,近年来当地在剧种保护、剧目创作、院团发展、人才培养、理论研究、宣传普及等方面不断探索,努力创造有利于秦腔艺术活起来、传下来、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
“秦腔有‘法’了!”这个消息,令秦腔爱好者同感振奋。
今年1月1日起,由陕西省人大常委会通过的《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层面制定的戏曲类地方性法规。重视秦腔、支持秦腔,不再只是相关方面的自我要求,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据介绍,该《条例》旨在通过立法,切实形成全社会重视秦腔艺术、关心支持秦腔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
《条例》明确规定,陕西省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历史悠久、享有盛誉、具有代表性的秦腔艺术品牌的保护,应当加强对民营秦腔院团和群众性秦腔组织的支持、规范、引导,通过培训辅导、组织展演、购买服务、项目资助等方式扶持其健康发展。
在秦腔艺术节高峰论坛上,陕西省秦腔艺术协会常务理事罗新昌说:“无论时代怎么发展,秦腔在呈现上绝不能失去纯正秦风秦韵,不能失去本身的韵律和特性,要确保发展之路不会走偏。”
与时俱进创新求变
“九州用的秦小篆,长城铺的老秦砖,秦车秦马秦直道,一通秦鼓出秦关……笑谈前路多险阻,赳赳老秦永向前。”
2021年秋天,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在位于西安城东的奥体中心开幕,这是全运会首次走进中西部地区。开幕式上,陕西各类压箱底的文明意象尽数推出。当这首大气磅礴的秦腔风味歌曲响彻夜空,老秦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瞬间爆棚。
如今,在西安,无论是大唐不夜城、永兴坊等知名景点,还是城墙下、公园中的自乐班,都能寻见秦腔的身影。在不断变大、变新的城市,文化瑰宝正在寻找互动之道。
“戏曲艺术要坚守核心特质,也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自己,否则等于自我毁灭、自我淘汰。”戏曲评论家杨立川认为,新的媒介技术不仅提出了挑战,也提供了条件和机遇。传统戏曲主要借助于戏楼、剧院等演出,而现代院团要认识到大众媒介戏曲艺术、网络戏曲艺术与舞台戏曲艺术都很重要,投入相应资源积极适应。
后继有人,是英才辈出的基础。三意社的“80后”女小生演员杨升娟,3岁学戏、6岁登台演出,她主演的《周仁》改编自秦腔经典剧目《周仁回府》,去年获得梅花奖。她说,剧目从原来3个多小时删减至两个小时,情节更紧凑,更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复兴路上秦腔不可少,梅花奖对我是很大的鞭策。”杨升娟说。
“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一定能够出现文艺大师,艺术院团一定要用好四根台柱子。”李树建说,一是纪念好、宣传好家喻户晓的老艺术家,二是利用好离退休台柱子,三是珍惜当今舞台上的台柱子,四是培养好未来的台柱子。他评价说,西安市规模最大的国有演艺企业西安演艺集团这些方面做得都不错,“不少秦腔演员虽已七八十岁,但身体非常好,有满身武艺和绝技想留下来。西安演艺集团把秦腔梅花奖获得者聘请回来发挥余热,并大力培养少儿戏曲,我们看了演出很受感动”。
“守正不能陈旧,创新不能离谱。”秦腔作曲家郭全民的话,说出不少人的心声。西安也正在这样努力。
“西安全市上下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尤其是对秦腔艺术的守正创新与传承发展,以最大努力提供最多支持。”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曲江新区党工委书记姚立军说,一批经典传统剧古调新弹,秦腔《柳河湾的新娘》《司马迁》《易俗社》《曹植》等新创排的剧目焕发出勃勃生机,群众性秦腔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推动了传统秦腔艺术在古城西安薪火相传、守正发展。
“与时俱进、创新求变的开拓精神,是秦腔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法宝。”陕西省艺术研究院院长丁科民说,要廓清迷雾、理清思路,在秦腔姓秦的原则下进行科学的继承和创新。只有经历不断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使秦腔艺术永葆青春。
古调新弹走向市场
高大而敦实的钟楼是西安地标。以此为中心,四条笔直宽阔的大街向东南西北延展开去,构成西安的道路主脉,映衬着西安的文脉。
“不听秦腔不识陕,不至易俗不知秦。”钟楼东北角不远处,坐落着成立于1912年、号称“中华戏曲第一剧社”的著名秦腔科班易俗社。1924年,鲁迅先生应邀赴西安讲学,好几次抽时间到易俗社,观看了秦腔《双锦衣》《大孝传》和《人月圆》。鲁迅先生虽是浙江人,但对“西北风”很感兴趣、屡加好评,并从讲学所得酬金中拿出50块大洋捐赠给易俗社,还亲拟、亲笔题赠了“古调独弹”匾额。这块金字招牌,至今熠熠生辉。
对这段佳话,今年已80岁的文艺评论家肖云儒感慨良多。他说,西安正在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国家中心城市,在经济发展中一定不能忘了自身最大优势之一是“古调”,特别是“文化古调”。作为十三朝古都,它承载着历史上周秦汉唐的历史辉煌。
“不过到了今天,‘古调’不能照本宣科地弹,要独特地弹,融入现代气息。”肖云儒说,许多文化打卡地之所以广受追捧,就是做到了“古调独弹”,从古代延伸到现代,从宫廷走向街坊,由文化走向市场。既打造了形态化的古都,还营造起古都气象,秦腔更应如此。
百年易俗社积攒的厚重底蕴,为城市文化更新增添了底气。近年来,西安市和曲江新区加大投资力度,在这一带打造了全国首个以秦腔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街区。街区占地面积约87亩,是以“街、坊、巷、院”为基础、以“秦腔之心”为构想的多层次活动空间。运用色同形异、新旧交融的设计手法,包含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室外戏台、西安老字号商业聚集区等内容,融秦腔艺术展演、中外戏剧交流、博物馆展示、戏曲教育传承、文化创意为一体。
2021年9月,易俗社文化街区正式开街。国庆黄金周期间,这里举办了“知秦生活节”,创下了接待36万余名游客的纪录。琳琅满目的演出日程与品牌活动,让更多人走进街区,了解秦腔文化和秦地文化。
“台子不大,往古来今可家可国可天下;角色寻常,淡妆浓抹有笑有泪有人生。”易俗社文化街区大戏楼前,这副楹联发人深思。开街一年来,仅这座戏台就表演秦腔近500场。这里成为传承传统文化、展示城市魅力的重要窗口和城市新名片,助力相关产业串点成链、聚链成片。
今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七,该街区连续举办国韵春潮春节秦腔展演活动,其中既有免费的惠民活动,也有售票演出,都收获了超高人气。记者连看几天,看到许多市民呼朋唤友、顶风冒雪,带着马扎早早来到戏楼前坐等,来得晚的人即便一直站着听也不愿离去。
不只有咿咿呀呀、咚咚锵锵,这里还能寻觅老西安人的生活痕迹,羊肉泡馍、辣子蒜羊血等美食换来了“嫽扎咧”“美得很”等赞叹声。今年8月,街区跻身第二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开街一年来,易俗社文化街区以全新姿态、不同面貌,向观众展现着秦腔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在守住城市情怀的同时迎来业态百花齐放。”易俗社文化街区市场营销部部长赵嘉钰列说,一年来街区仅美食一项就累计售出2万多只西安烤鸭、5万多盘“白云章饺子”、6万多碗泡馍、30多万个“新中华元宵”和290万多个“五一大包”。
今年是易俗社创办110周年。易俗社社长惠敏莉表示将踩着与时代共振的鼓点坚定前行,继续秉承“移风易俗、启迪民智、辅助教育、推陈出新”的办社宗旨,创作精品剧目,勇立时代潮头,唱响大秦之腔。
“喝烧酒捧起个大老碗,吼一声秦腔震破天。祖祖辈辈吼了几千年,吼声里有血有泪,有苦也有甜……”一首《吼秦腔》唱出了“老陕”们对秦腔的深厚感情。时代变迁,既给秦腔保护和传承带来挑战,也让其在创新发展中绽放出时代芳华,也将为当地文化产业擦亮特色、孕育新机提供巨大发展空间。 (经济日报记者 杨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