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生态优势“金不换”——记内蒙古赤峰市委常委、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

2021年07月02日 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6月的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芳草碧连天。牧民们拖家带眷,牵牛赶羊,向巴彦温都尔草原核心区开始了声势浩大的夏季转场。牧民们发现,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也出现在游牧队伍中。

  这片游牧草原总面积500万亩,植物种类达1300多种,动物种类有120多种。游牧区内没有手机信号、没有网围栏、没有健全的生活配套设施,只有达拉尔河、苏吉河和海哈尔河默默流过。“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是我们必须扛起的政治责任。”于伟东说,旗里立下硬规定,即便游牧区下面是金子也不去开发。

  被列入全国第一个游牧类农业文化遗产、候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阿鲁科尔沁旗依托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培育出阿鲁科尔沁牛肉、羊肉、小米、驴肉等地标品牌。发展文化旅游等融合业态,游牧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占牧户纯收入的比重最高达80%以上。

  前些年,随着畜群数量增加和气候条件变化,科尔沁草原沙化退化严重,牧区生产发展和生态保护矛盾日益突出。为破解这一难题,阿鲁科尔沁旗委针对气候适宜、地下水资源丰富的实际,提出了“以小面积的人工草地建设保护大面积的天然草场”的思路,鼓励支持企业和牧民大力发展节水型优质牧草产业。截至目前,全旗优质牧草种植基地总面积达110万亩,其中紫花苜蓿种植面积达70万亩,年产商品草65万吨,占全国商品草产量的1/5。

  “从追求牲畜头数的‘畜牧业’转向追求草畜平衡进而向外卖草的‘草牧业’,成为牧区绿色发展的现实选择。”于伟东介绍,“划区轮牧、立草为业,为阿鲁科尔沁旗牧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草原植被覆盖度由‘十二五’末的45%提高到‘十三五’末的75%,阿鲁科尔沁旗也被中国畜牧业协会草业分会命名为‘中国草都’。”

  担任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8年来,于伟东走遍了全旗245个嘎查。在大量调研基础上,确定了“旗有扶贫园区、乡有产业基地、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的产业扶贫目标。几年来,阿鲁科尔沁旗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4.4亿元,有效推动全旗贫困人口全部如期脱贫,旗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为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于伟东及时提出以现代农牧业引领三次产业的思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中心,推动政务、人文、法治环境齐头并进。随着37家大型农牧业企业落户,全旗农畜产品就地转化率达65%以上,6个特色农畜产品成功注册为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现代农牧业实现质的飞跃。

  于伟东每次下乡都带头吃住在牧民家。参加少数民族传统活动,他都穿上蒙古袍,并经常走上讲台为全旗干部讲民族团结故事。几年来,全旗22个单位荣获各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2019年阿鲁科尔沁旗委被国务院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民族团结是做好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前提和根本,我们必须抓紧抓牢抓实。”于伟东告诉记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陈 力)

(责任编辑:王炬鹏)

生态优势“金不换”——记内蒙古赤峰市委常委、阿鲁科尔沁旗委书记于伟东

2021-07-02 09:24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