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履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承诺

2021年06月23日 06:59   来源: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李 丹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教育第一”理念,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怎样的意义?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意味着什么?教育界将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钟秉林。

  记者:建党百年来,党对教育的定位是怎样的?

  钟秉林: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既将教育事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与前提,逐步确立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又积极争取和保障人民群众受教育机会,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的方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教育强国的远景目标,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成为“十四五”期间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任务。

  记者: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

  钟秉林:改革开放以来,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主要表现为:

  第一,为经济发展提供各类人力资源支撑。人才培养是教育的核心功能,高等学校培养出了大批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包括科研人员、技术人员、教师、管理人员、服务行业人员和其他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这些人力资源构成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

  第二,全面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十三五”末期,我国各级教育的普及程度都达到或者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7年,而到“十四五”末期这一指标将达到11.3年,即达到高中二年级以上水平。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对于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对于建设现代化国家和教育强国都具有非常关键的支撑作用。

  第三,为科学技术发展提供知识积累和创新源泉。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传递人类已有的科学知识、经验和最新科技成果,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发展。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学研究,产出科技成果,促进生产技术改进,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第四,有助于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传统职业内涵更新,新的职业不断产生,一些职业逐渐消亡,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现象的产生。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新兴产业的成长和劳动者新的劳动技能的形成,而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育是提升人力资本、促进就业的关键途径,无论是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还是社会培训,都在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要调整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更好地契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记者: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4%,这对于我国教育发展具有怎样的里程碑意义?

  钟秉林:长期以来,教育经费短缺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热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经过大量数据采集和分析之后,在参考同等经济发展水平国家政府教育支出比例,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4%的投入发展目标,相继写入1993年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20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2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对于拥有近3亿教育人口规模的中国教育而言,落实4%的目标格外重要、实为不易,维持如此大规模教育的正常运转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持续稳定增长的财力保障。确保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超过4%,不仅是为了保障教育事业在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是为了履行“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庄严承诺,体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执政理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9年首次突破4万亿元,中国教育经费占GDP比例连续8年保持在4%以上。未来需要考虑的是:第一,近两年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巨大,在财政增量十分有限的背景下,确保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所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加大,要及时总结经验、拓展新思路、推出新举措;第二,严守“教育经费占比超4%”的底线,兼顾城乡、区域的财政能力差异,以及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的规律和主要任务,结合当前人口政策调整和未来各学段学龄人口分布的特点,将政府教育投入的“蛋糕”做好;第三,在保障经费投入总量的前提下,要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原则,重视经费使用的效率,落实管理责任,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使用绩效,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记者:下一阶段,教育界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党中央要求,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钟秉林:一是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加强统筹,落实责任,系统、深入推进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观,转变育人方式,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以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为价值导向,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人民群众优质教育机会,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让全民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 丹)

(责任编辑:冯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