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苏常州市凭借发达的工业经济以及坚守实业的韧性,经济总量不断攀升,工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长三角地区独树一帜的“城市标兵”。面对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常州顺势而为,主动作为,提出“五大明星城”建设,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初创于1990年的恒立液压,最早只是做环卫车辆的液压油缸。成功实现了挖掘机专用油缸的开发后,公司开始为三一、徐工等大型工程机械企业配套。经过多轮技术攻关,恒立液压已经从单一的液压油缸制造商,发展成为集液压元件、精密铸件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企业,成为国内液压设备制造龙头。目前,恒立液压的市值已经突破千亿,这作为一家“隐形冠军”企业来说难能可贵。
除了乡镇经济打下的基础,常州较早地意识到创新能力对于产业发展的重要性。诞生于近二十年前的常州科教城,正是常州较为超前地大力发展高职教育,以及构筑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的生动缩影。常州科教城由常州大学外加五所高职院校组成,十几年来,常州科教城的功能定位,经历了从单一的大学城,到升级为产业园区、研发园区的演变。如今,有了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园等国际园区的重磅“加持”,常州科教城正在努力打造“国际合作先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创业孵化集聚区、产教融合示范区”。
作为常州“创新之核”的常州科教城,2019年荣登中国创新园区第一名。多年来,以科教城为首,常州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常州“每万名劳动者中高技能人才数”达1143人,已经连续五年位居江苏第一。
早在2013年,常州便开始布局“十大产业链”建设。这些产业门类中,就包含了如今已经非常热门的新能源、轨道交通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行业和领域。因此,能够一下子站在新基建的风口,无疑是对常州这些年持续深耕新兴产业、对制造业保持“执念”的回报。
一直以来,常州都是长三角中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如今,随着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常州的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将得到进一步放大。常州是上海“1+8”大都市圈的重要成员,又是苏锡常都市圈的西翼门户。从区位上看,常州占据着长三角中轴枢纽的地位,这在交通上能够体现出来:京沪高铁、沪宁城际、在建中的南沿江高铁,以及苏锡常都市快线等经常州横贯东西。
放眼长三角城市群,高铁新城已成为常州提升城市能级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将把常州的区位交通、产业基础、科教资源优势加快转变为竞争优势。随着常泰过江通道加快建设,常州作为长三角中轴枢纽城市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常州高铁新城地处链接东西、沟通南北、通江达海的黄金交汇点,必须进一步优化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布局,整合贯通空、铁、水、公立体交通网络,承担起中轴崛起“新支点”、跨江融合“桥头堡”、辐射周边“强磁场”。
当下的常州,正争分夺秒、开足马力,不断擦亮“工业智造、科教创新、文旅休闲、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五大明星城市名片。具体而言,常州正在加速壮大高端装备、绿色精品钢2个两千亿级,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电力装备5个千亿级,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及新型医疗器械、新型纺织服装3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拆不散、搬不走、压不垮”的常州地标级产业航母。(记者张伟伟 通讯员 殷祝平)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