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浓厚的酒庄,神秘幽静的酒窖,橙红色与橘黄色的葡萄酒……“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唐代诗人早有诗在先,但现代人们都知道宁夏的枸杞有名,对葡萄产业印象不深。
世人皆夸宁夏枸杞好,其实红酒也醉人。“全区葡萄酒种植面积49.2万亩、年产量1.3亿瓶、综合产值261亿元。经过多年的长足发展,全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基础日渐厚实,发展势头愈来愈好,发展的融合度越来越高”。自治区党委常委、秘书长赵永清介绍说。
10月22日,“贺兰山东麓国际葡萄酒博览会”再次拉开帷幕,数百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塞上,与会者一致认为葡萄酒将成为宁夏走向世界又一亮色“名片”。
何止“小荷才露尖尖角”
有句话叫“酒香也怕巷子深”。2011年是宁夏葡萄酒产业发展的关键节点。自治区出台了《打造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规划纲要,关键是那一年宁夏葡萄酒首次在国际获奖。之后便有许多“老外”往宁夏跑。来的最多的是杰西斯·罗宾逊。这位世界葡萄酒大师2012年至2016年先后三次来宁夏,罗宾逊说:“只有聪明的中国人,勤劳的宁夏人,才能酿制出这么好的葡萄酒。”
从此,宁夏红酒在国际展会上斩获大奖的势头便一发不可收。2018年5月在第25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上,宁夏产区一举夺得1枚特奖、29枚金奖、32枚银奖;在刚刚结束的第27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葡萄酒大奖赛中,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再次斩获48枚奖牌,位居中国奖牌榜第一名,接近赛事奖牌总数的一半,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葡萄酒优质产区的代表。
常言道,墙内开花墙外红。如今宁夏葡萄酒在国家上声名鹊起,新获大奖近千个。产品出口美国、德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发展目标锁定走高端路线
众所周知,葡萄酒是舶来品,那么宁夏葡萄酒频频被海外市场看好的原因何在?宁夏葡萄产业发展局局长曹凯龙经常被媒体记者围个里三层外三层。曹局长介绍道:天然禀赋决定宁夏发展葡萄酒产业与国内外其他产区相比,具有独特优势:
就自然优势而言,贺兰山东麓风土条件好,北纬37°23'--39°43'的地理纬度是业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生产的“黄金地带”,海拔1100米左右是种植酿酒葡萄的“黄金海拔”,降水量适中和黄河水灌溉造就了“年年都是好年份”;
昼夜温差大,水热系数高,独特的风土条件使葡萄色素积淀良好、香气发育完全、糖酸比例适中,造就了宁夏葡萄酒“甘润平衡”的品质和典型的东方风格,让宁夏成为全国、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产区。
发展目标锁定走高端路线。近几年,宁夏坚持走国际化、高端化、品牌化的路子,产区的发展方向、政策导向、招商条件、管理措施都是围绕生产高品质、有个性、能陈年的酒庄酒而设置的。
国际视野推进宁夏产区快速与国际接轨。宁夏2012年成为中国首个世界葡萄与葡萄酒组织省级政府观察员,接下来,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与葡萄酒国际联合会互为会员。就这样,先是学术层面的交流,后来是企业家的往来,继而保罗力加、轩尼诗、桃乐斯等国外巨头企业来宁建基地、建酒庄;再后来随着二十多个国家60多名酿酒师来宁指导教学,为宁夏培养出一批葡萄酒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人才。
走向世界任重道远
仿古式建筑,西式化装修,地下酒窖幽深冗长,获国际大奖的葡萄酒展品一字排开……好气派,简直就是乡间别墅!
见记者们各个目不暇接,毕业于法国波尔多葡萄酒学院的北京小伙子张言志笑呵呵地走过来:“这是宁夏典型的精品酒庄——西鸽酒庄。如何让宁夏红酒进入国外高端市场,从硬件到软件必须一并发力”。不到一个小时,记者把西鸽酒庄里里外外转个遍,这里有新西兰智能温控酿酒系统、德国和法国领先的前处理设备、意大利先进的灌装线……
可到了宁夏立兰酒庄时,与总经理邵青松聊的话题似乎有点沉重:“目前宁夏多数酒庄处于成长期,个别酒庄举步维艰,自治区层面应加强顶层设计,在溯源体系建设上着重发力”。
带着一连串的问题,记者再次来到自治区葡萄园区管委会。园区常务副主任赵世华表示:走向世界任重道远!宁夏葡萄酒产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四句话似乎可以概括。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必须把宁夏葡萄酒放到国际大背景、世界大格局中去谋划和推进;
第二,区域化布局,集约化管理。为解决同质化竞争的现象,通过合作、联合、联盟等市场运作方式,兼并重组弱小酒庄;
第三,创新发展。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覆盖种植、加工、酿造、销售等全产业链的可视化、智能化质量监管与流通的绿色溯源体系;
第四,实现融合发展。把葡萄产业作为复合型产业来抓,即做足“葡萄酒+”的文章:一方面已36家旅游酒庄为重点,开发葡萄酒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葡萄酒旅游和体验活动;另一方面引导企业开发葡萄籽油、葡萄饮品等健康、养生产品,同时开发橡木桶、酒瓶、瓶塞、酒杯等葡萄酒衍生产。(经济日报记者 许凌 拓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