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中国上市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指数在杭州发布。浙江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蔡宁教授介绍了企业社会责任指数背后,中国企业在应对新冠疫情突袭、决战脱贫攻坚战和中美冲突升级带来的变局中,展现出的非凡的责任担当。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研究院已连续发布七年上市公司社会责任(CSR)评估报告。报告对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表现分为5个等级,A级:CSR总分≥64.50,B级:53.75≤CSR总分≤64.25,C级:31.50≤CSR总分≤53.50,D级:21.00≤CSR总分≤31.25,E级:CSR总分≤20.75。
截至2020年6月30日,课题组共收集到3531家样本。
报告分析认为,主板市场上市公司的数量仍占主导,上市公司社会责任的总体水平持续向好,但结构性问题较为突出:
第一、上交所和深交所主板共计1808份样本,占比51.20%;深交所中小板和创业板共计1653份样本,占比46.81%;
第二、上市公司总体CSR得分的平均数与中位数连续2年实现增长;
第三,上市公司在社区参与和发展、股东两个维度上的得分高于平均水平,但在CSR报告披露等维度表现不够理想,社会责任结构更加不均衡。
从区域分析看,不同区域间总体水平差异不大,但区域特色明显。东、中、西部在总体CSR水平上没有显著差异,但东部的上市公司在4个维度上具有优势,中西部的上市公司仅在2个维度上具有优势;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沿线的上市公司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相比去年,各个经济圈的社会责任水平有所提升。
从性质分析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履责主体更多,外资企业总体水平更高。国有和民营企业是本次评估的主力军,占比93.03%,民营企业数量众多,占比61.31%;国有企业在劳工实践、环境、CSR报告披露等3个维度具有优势,外资企业在债权人、股东等2个维度具有优势,民营企业和其他企业均只有1个优势维度;外资企业在平均数、中位数、最大值等方面表现优异,但是不同公司之间差异相对较大,民营企业总体表现不够理想。
从行业分析看,上市公司履责行业关联度高,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总体水平最高;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在劳工实践、社区参与和发展、环境等3个维度上表现优异;专用设备制造业在平均数和最大值两个方面较为突出;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优异公司数量最多。
报告分析了浙江上市公司,认为其社会责任表现逐年提升,公司之间的社会责任实力更加接近:浙江上市公司有438家,其中132家为中小板上市的公司,中小板上市公司的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浙江上市公司在社区参与和发展、债权人、股东三个维度的CSR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优势已没有去年明显;浙江有91家上市公司发布了社会责任报告,继北京、广东、上海之后,位居第4;7家公司排名全国前100名,数量比去年有所下降,但仍位居全国第5。
基于数据分析,课题组得出以下结论:
(一)承担社会责任的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多,上交所科创板首次纳入分析范畴。上交所和深交所成立30周年,上市公司数量飞速增长,发布CSR报告的公司数量也快速增长,社会责任氛围良好。
(二)整体实力稳中有升,公司之间差距不断扩大,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上市公司在总体CSR强度、平均数、中位数等三个方面均比去年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上市公司的社会责任整体表现持续向好。但公司之间差距不断扩大,且在环境、CSR报告披露等维度持续低迷,结构性矛盾仍然非常突出。
(三)区域特色明显、国有企业整体突出、化学原料业显著提升。不同区域上市公司的CSR实力差距不大,区域特色较为明显。经济带上的公司没有明显优势,而不同经济圈则形成了各自的社会责任特色。国有企业是“顶梁柱”和“压舱石”,理应在社会责任方面充当“急先锋”, 化学原料与化学制品制造业的提升更多来源于该行业去年运行相对比较平稳。
(四)民营企业成绩依然亮眼,但优异公司数量明显减少。浙江省的上市公司不但拥有3个优势维度,且在环保维度上比去年有显著提升,证明浙江公司15年的时间对“两山理论”落实更加到位。浙江民营经济有活力有担当,民营上市公司虽受到一定冲击,但社会责任实践依然发展势头良好。
浙江省/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研究员田茂利博士说,“2019年,浙江上榜全国前100名的上市公司有16家,而今年只有7家。因为浙江外贸依存度较高,受中美冲突的影响,因此浙江省优异公司的数量锐减。”(经济日报记者 沈则瑾)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