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教育部等6部门出手,严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整治“饭圈”“黑界”

2020年08月26日 19: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经成为重灾区。充值群体中,年龄最小的3岁,充值金额最高达7万元,投诉问题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家长面对高额充值追回力不从心;粉丝沉迷追星、饭圈,导致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

  针对这些乱象,日前,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启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相关部门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开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不良信息,关停取缔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账号、网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打击一批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形成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

  据记者了解本次行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予以查处,对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

  (二)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社交中出现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予以查处。对相关QQ账号、群组等通报相关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关闭群组、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三)专项治理低俗有害信息。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推送网络游戏、低俗小说、娱乐直播等与学习无关的信息问题。坚决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涉低俗色情、校园霸凌、拜金主义、封建迷信等导向不良内容。严格处置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严厉打击即时通讯工具群圈、社交平台诱导未成年人自残自杀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为。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类应用程序恶意弹窗,诱导点击跳转至淫秽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页面的行为。依法查处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违法行为。

  根据部署,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部署摸底。各相关部门进行全面部署,集中开展巡查摸底工作,摸清涉未成年人的重点网站平台和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8月底前完成。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针对摸排结果,各相关部门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开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不良信息,关停取缔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账号、网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打击一批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自查总结。各相关部门针对摸排和整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查总结,堵塞管理漏洞,总结有效措施,形成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频率增加,导致网游类投诉激增。江苏省消保委今年4月13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9个游戏APP和9个直播平台APP中,游戏APP均未能严格遵守未成年人网游实名认证的规定,用户可以通过微信、QQ、邮箱、手机号码等注册或点击授权登录,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家长的第三方账户登录,甚至通过游客模式也能正常登录。直播平台则不强制实名认证,青少年模式与普通模式差别不大。

  按规定,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单次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200元。但实际调查中,奥特曼传奇英雄等4款游戏不仅单次充值可超过50元,还可以多次充值。直播平台中,快手单次充值最高可达100万元。并且18款APP都可以直接跳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开通免密支付,未成年人就可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付款。

  充钱容易退钱难。调查中发现,许多APP退款时会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各类证据,甚至孩子充值时的监控视频。(经济日报记者 佘颖)

(责任编辑:符仲明)

鍒嗕韩鍒帮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教育部等6部门出手,严控未成年人游戏时长、整治“饭圈”“黑界”

2020-08-26 19:10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未成年人沉迷游戏已经成为重灾区。充值群体中,年龄最小的3岁,充值金额最高达7万元,投诉问题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费难,家长面对高额充值追回力不从心;粉丝沉迷追星、饭圈,导致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

  针对这些乱象,日前,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教育部等六部门关于联合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启动开展未成年人网络环境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各相关部门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开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不良信息,关停取缔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账号、网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打击一批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并形成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

  据记者了解本次行动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集中整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问题。重点对未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制度、控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游戏时段时长、规范向未成年人提供付费和打赏服务等方面要求的网络游戏企业或平台进行全面整治,对未经审批违法违规运营的网络游戏予以查处,对未采取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措施的予以限期整改。

  (二)整治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加大对“饭圈”“黑界”“祖安文化”等涉及未成年人不良网络社交行为和现象的治理力度,对涉及未成年人网络社交中出现的侮辱谩骂、人身攻击、恶意举报等网络欺凌和暴力行为,以及敲诈勒索、非法获取个人隐私等违法活动予以查处。对相关QQ账号、群组等通报相关企业,依法依规采取关闭群组、关闭账号等处置措施。

  (三)专项治理低俗有害信息。重点整治学习教育类网站平台和其他网站的网课学习版块推送网络游戏、低俗小说、娱乐直播等与学习无关的信息问题。坚决清理网站平台少儿、动画、动漫等频道涉低俗色情、校园霸凌、拜金主义、封建迷信等导向不良内容。严格处置直播、短视频网站平台存在的色情、暴力、恐怖等低俗不良信息。严厉打击即时通讯工具群圈、社交平台诱导未成年人自残自杀和教唆未成年人犯罪的信息和行为。从严整治青少年常用工具类应用程序恶意弹窗,诱导点击跳转至淫秽色情、低俗庸俗等有害页面的行为。依法查处在针对未成年人的大众传播媒介上发布不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游戏广告违法行为。

  根据部署,行动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部署摸底。各相关部门进行全面部署,集中开展巡查摸底工作,摸清涉未成年人的重点网站平台和关键环节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8月底前完成。

  第二阶段,集中整治。针对摸排结果,各相关部门对网站、平台、应用程序等开展集中治理,清理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络不良信息,关停取缔一批不符合要求的账号、网站,查处曝光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打击一批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2020年11月底前完成。

  第三阶段,自查总结。各相关部门针对摸排和整改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自查总结,堵塞管理漏洞,总结有效措施,形成净化未成年人网络空间的长效工作机制。2020年12月底前完成。

  疫情期间,未成年人使用手机、平板等电子产品的频率增加,导致网游类投诉激增。江苏省消保委今年4月13日发布的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和直播打赏调查报告显示,在调查的9个游戏APP和9个直播平台APP中,游戏APP均未能严格遵守未成年人网游实名认证的规定,用户可以通过微信、QQ、邮箱、手机号码等注册或点击授权登录,使得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家长的第三方账户登录,甚至通过游客模式也能正常登录。直播平台则不强制实名认证,青少年模式与普通模式差别不大。

  按规定,未成年人游戏充值单次不得超过50元,每月累计不超过200元。但实际调查中,奥特曼传奇英雄等4款游戏不仅单次充值可超过50元,还可以多次充值。直播平台中,快手单次充值最高可达100万元。并且18款APP都可以直接跳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开通免密支付,未成年人就可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付款。

  充钱容易退钱难。调查中发现,许多APP退款时会要求家长提供身份证、户口本等各类证据,甚至孩子充值时的监控视频。(经济日报记者 佘颖)

(责任编辑:符仲明)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