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寻找扶贫攻坚的支点,以发展的眼光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愿景,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在脱贫过程中探索出来的方法。甘孜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今年2月份,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全州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1360个贫困村退出,近22.3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这是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最好答卷。
甘孜州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专区级少数民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平均海拔3500米。这里山高谷深、资源分散、发展基础薄弱,改变贫困的面貌就需要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扶贫策略,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扶智,协调解决好各种矛盾,让人民更有获得感。
如今,甘孜州在产业转型升级、全域旅游创新、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文化建设等经济社会方方面面与脱贫攻坚融合发展,甘孜群众走上了各项事业齐发展的小康路。
因地制宜是脱贫攻坚从实际出发的最好注解。有“中国松茸之乡”美誉的雅江县,年产松茸800吨左右,占全国产量的15%。依托松茸资源的优势,当地建立起中国雅江松茸产业园,依托龙头带动、技术拉动、品牌推动,增加松茸产业的科技投入,并推广滑子菇、猴头菇、香菇等其他人工食用菌种植技术,形成了产业化发展,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扶贫之路。立足自身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成为甘孜各县乡共同的选择,既壮大了产业规模,又造福了一方百姓。
脱贫攻坚离不开思路创新。甘孜县格萨尔王城近几年已经成为川西地区名气不小的旅游胜地。不过,在格萨尔王城建立之前,这里还是雪山圣湖旁边的一处绿草地。通过整合境内分散的120余处格萨尔文化遗迹遗址,2017年6月,甘孜县投资6.3亿元,打造贫困村“飞地”集体经济实体——格萨尔王城,并于去年9月投入运营。作为全县的核心产业支撑,一个村承包一个旅游项目,彻底解决了贫困村产业发展困境,为贫困群众提供了工作机会和日渐丰厚的旅游收入。
脱贫攻坚不光是产业兴旺,更需要从多个方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甘孜州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始终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前提要求,保护一方山水,是历史责任,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道孚县道坞湿地就是从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目标出发,于2018年9月开始建设的。依托天然湿地环境,道孚县把保护生态环境深深铭刻在这片土地上,拿出县城“黄金地块”建设湿地公园,让“绿色资产”变为百姓的“生态福利”。
如今,甘孜大地上发生的每一点变化,都与新生活、新奋斗紧密相连,甘孜儿女在共奔小康的幸福路上快马加鞭。(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作者:朝石)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