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青皮她园”火龙果种植基地的负责人王艳(左一)为客户讲解火龙果种植技术。
本报记者 张 毅摄
在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投身于农业创新。他们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然而他们所倾心倾力的却都是典型的“农事”。依托杨凌农科城浓厚的创新氛围,一大批“农创人”积极进行农业技术创新、再造农业生产模式,在各类农业示范基地、农民创新创业园、新式大棚和农科创客空间,推动着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在他们手里,农业正变得时尚而多彩。
走进位于陕西杨凌国家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的菲格庄园无花果智能化大棚里,从世界各地引进的20多种无花果压枝坠叶,芳香四溢。“当年种,当年产,当年回收投资。”菲格庄园的老板,33岁的浙江人方瑜不仅庆幸自己“跨界”涉农选对了项目,更庆幸这里聚集着一批与他一样,热衷农业科技,追求农业发展模式再造的“农创人”。
“土壤含氮量超标80%!拿到姜义亮博士给我们做的土壤分析报告时,我吓了一跳,赶紧叫停了原先的氮肥采购计划。此后,姜博士团队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很快为我们拿出了一个精准施肥方案。”方瑜说。
方瑜所说的姜博士,是他曾经的同学姜义亮。2016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业的姜义亮与三位博士同学共同创立了锦华生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土壤数据、土壤环境监测、土壤生态修复等技术服务。2019年,这个整天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业创客团队荣获第六届中国“创青春”青年创业大赛银奖。
从技术创新走向模式再造
2015年,“海归”李劲波创立了杨凌耘上田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他开发的农业互联网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为核心,通过在田间地头部署各种传感节点,实现智慧农业生产。“一旦低于作物最优生长环境范围,就会通过无线通信网络控制水泵、补光灯等设备,自动进行温、光、水、肥等的补充。”李劲波说,一家杨凌的食用菌生产企业在老挝万象建成的食用菌种植基地使用了李劲波的这套系统,现在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生产;员工经过简单培训就能管理种植基地,至少可节省50%的人力投入。
在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农民“科学家”马新世可谓家喻户晓。当他在田间地头滔滔不绝地演示农业新技术时,你会觉得他就是一位真正的农业科学家。
2017年,马新世牵头整合5家农业合作社,成立了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并集成创新出五大技术体系和36项新标准。目前已经在全国推广的非平衡新式双拱双膜大棚、“有机营养枕”栽培等技术,都来自马新世的青年职业农民培训基地。
作为陕西职业农民协会会长,几年来,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以田间课堂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带动大学生、返乡务工人员、外地自主创业者150多人走上“农创”之路,累计培训达到1520多人次。
在黄土地上成功种植火龙果的“网红”宋军刚、王艳夫妇,就起步于马新世的农民创业创新园。如今,他们已转型成为向北方地区推广火龙果大棚种植技术、苗木的系统技术服务供应商。
2018年,宋军刚、王艳夫妇的基地新建双拱双膜大棚12座,注册了“青皮她园”火龙果商标,培育和引进新品种20余种。目前,他们的火龙果种苗已销往山东、四川、河南、安徽、青海、新疆等12个省区,最远销往西班牙,并在全国各地建立服务基地上千个。
在杨凌田西村,“80后”“新农人”田小雄带领大家,让红薯这个过去不值钱的大田作物成了致富增收的“金疙瘩”。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的指导下,田西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于2017年6月流转土地200余亩,全力打造以红薯育苗和种植为主导产业,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园区以田西村的红薯品牌“田薯叔”命名,以西北最大的植物迷宫作为“颜值担当”,主打绿色生产和天然有机观光农业品牌,将科普教育、赏花品果、生态养殖、农事体验、观光旅游等有机结合,正努力打造成家庭农场主培育基地、返乡农民创业基地、特色休闲农业体验基地、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基地、产业扶贫示范基地。
在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每个特色园区都承担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责。目前,已累计有1.4万多人获得杨凌示范区颁发的农民技术职称证书,涉及22个省市自治区。区内已有240名农民通过自主创业当上了“农老板”,带动5000多人实现就业。
新技术拓宽农业新境界
在杨凌,“农创人”不仅是农业新技术推广示范的先行者,同时也是推动现代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走进位于杨凌示范区创新创业园的锦华生态技术服务公司,一张标记着姜义亮团队业绩的地图引人注目。作为一家成立只有3年的涉农创客型公司,其业务范围已经覆盖全国大半省区。
“前两天刚刚中标了银川市两个区的耕地质量监测调查与评价项目;2月21日我们就复工了,最近正忙着完成一项矿业公司周边土壤修复工程。”锦华生态公司总经理沈锋说。
3年前,刚刚创业的锦华生态公司恰逢国家提出“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土壤污染防治法”的“风口”。面对从天而降的“蛋糕”,这个应运而生的企业兴奋、忙乱得几乎无从下手。
“土地盐碱化、风沙化、板结化,重金属超标、有机物污染等,使很多土地亟待修复。但是农民包括很多涉农企业并不了解田地的土肥情况,盲目施肥,既加重了污染又增加了成本。”
沈锋和姜义亮决定从公益推广入手。“看着一瓶一瓶写着果农名字的土壤样品,我们深感责任重大。”
目前,姜义亮团队的足迹已经遍布我国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的大部分地区。经历3年多的时间,公司在包括一位院士在内的12位专家组成的技术团队的支持下,业务范围迅速扩大。
针对陕西榆林西北部毛乌素沙地存在的土壤结构性差、保水保肥性差、有机质含量低、易水土流失等问题,姜义亮和他的团队通过新构土体改良技术,有效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经过技术改良后的10万亩风沙土,种植的马铃薯产量每亩高达8000斤。
陕西省潼关县某铅锌冶炼厂附近的水质和土壤环境受到严重污染。锦华生态公司根据土壤剖面监测结果,采用原位化学稳定化和植物修复相结合的方案进行修复。修复后土壤中重金属达到工业用地标准,修复总面积达171亩。
当年投资,当年回本,虽然2019年实现了2000多万元的销售业绩,但菲格庄园的方瑜并不看重鲜果的直接收益,他的志向是“重新定义行业”——打造高标准示范园,成为无花果种植系统技术方案服务商。为此,方瑜目前正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技术资源、人才优势,全力开发自己的“无花果植物生长数据模型”。“未来我们的系统技术推广将完全实现智能化、标准化。”
立足于杨凌,但服务范围却放眼全国,目前方瑜的技术示范已推广到周边共6个省份的20多个无花果基地,面积达1000多亩。前不久,哈萨克斯坦农业部来函,专门邀请方瑜赴哈洽谈技术推广与示范合作事宜。
目前,在杨凌农业高新产业示范区,已经形成了农业科技人员、大学生和职业农民三大“农创”主体。依托当地丰厚的农业科教资源,近年来,涉农大学生“双创”企业达400多家。不论是在农业示范园区的大棚里,还是在创业创新园区的办公楼里,一大批专门提供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和模式示范的“农创”企业正蓬勃发展。(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 毅)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