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疫情冲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上半年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创新力度加大。下半年,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仍需要保持支持政策的稳定性、普惠性和持续性。保持支持政策稳定并不意味着要“下猛药”,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适度”二字。货币政策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下半年,在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收官后,接下来的关键是要保持政策稳定性,为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和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为应对疫情冲击、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上半年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运用,政策工具创新力度加大。从总量上来看,货币政策工具的数量从3000亿元到5000亿元再到1万亿元,总量越来越大,利率也越来越低。上半年,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水平,为实体经济提供了低成本资金,有力支持了稳企业、保就业。
在多重政策发力之下,中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实现复苏,二季度开始出现了较为强劲的反弹,GDP增长3.2%,成为全球唯一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情况均有所好转——投资出现明显回升,4月份已开始呈现正增长;6月份,出口实现正增长,同比增长了0.5%;消费也持续修复,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降幅收窄15个百分点。总体来看,当前市场预期总体稳定,下半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到潜在增长水平。
但也要看到,一些实体经济的薄弱环节如涉农、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等,以及受疫情影响较重行业仍然面临经营上的困难,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下半年,做好稳企业保就业工作,仍然需要保持支持政策的稳定性、普惠性和持续性。
保持支持政策稳定并不意味着要“下猛药”。下半年,稳健货币政策将更加强调“适度”二字。货币政策不仅要在总量上保持适度,信贷投放还要与经济复苏的节奏相匹配,不搞“大水漫灌”。要认识到,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和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均是在特殊时期推出的阶段性政策,考虑到预防政策“后遗症”和防范金融风险问题,阶段性政策在完成任务后须适时退出。如果持续“下猛药”,信贷投放节奏过快,与经济复苏节奏不相适应,就容易产生资金淤积,降低资金使用效率,甚至导致资金流向不该去的领域,引发新的风险。
因此,在确保前期政策落地见效的同时,也要优化结构,做好资金“引流”,促进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合理增长。目前,央行6月份创设的两个直达实体经济货币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正在推开。今年内,金融系统还要完成向企业让利1.5万亿元的目标任务。这都将为实体经济提供普惠性、持续性的资金支持。
下半年,货币政策将把支持实体经济恢复与可持续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综合运用并创新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精准滴灌作用,提高政策的“直达性”,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平稳发展。(作者:陈果静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