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金塔:到美丽乡村“打卡”去

2020年08月04日 13:0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沧桑的古树绿荫与焕然一新的村舍农房遥相呼应,再配以红色文化的墙画,构成了一幅美丽田园的画卷……走进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金塔镇红光村,游客徜徉美丽乡村,品味自然休闲体验。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有着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游客到美丽乡村游玩“打卡”。

  “这里是郊区,周末和一家人来这里体验一下,真是太爽了!”游客李先生一边采摘水蜜桃一边赞不绝口。

  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在红光村,乡村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游玩,而变成了村民经营发展的“共同体”。

  红光村利用杏树满村的好条件,通过改造提升,一步步将村子变成了景区,带动了手工黑醋加工销售、餐饮娱乐消费、民宿经济、采摘经济等发展,一半的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俞静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几年前,她重新修建了农家小院,开办了农家乐,古色古香的环境加上具有乡村特色美食,让这里生意火爆,去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

  “周末和小长假,周边县市的游客都会到我们这边来,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特色小吃,还会买点这里的农特产品黑醋和粉皮。”俞静说。

  红光村打造品牌旅游村,是金塔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产业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金塔县支持农业园区、精品旅游农庄、度假村、野营地、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广泛挖掘文化与休闲的融合点,让乡村景点、乡村文化等交相辉映,奏响了绿色发展的进行曲。

  寓游玩以文化,这是金塔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花儿文化被发掘,游客听着花儿享受着葡萄采摘的乐趣已经成为一种享受。

  “通过在文化的熏陶中发展乡村旅游,这样让乡村旅游更有生命力,更具乡土气,我们相继举办了采摘节、花儿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传播了文化”。金塔县文旅局副局长丁玉虎说。

  近年来,金塔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以“一村一景”为目标,根据休闲观光、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创建特色旅游小镇和专业旅游示范村,打造了航天镇航天村、金塔镇塔院村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村,启动了春赏花、夏研学、秋采摘、冬民俗等乡村旅游行动,乡村正逐渐变成人们向往的大花园、大果园、大乐园。

  今年以来,金塔县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8.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7.15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赵梅 通讯员 卢玉)

(责任编辑:张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

金塔:到美丽乡村“打卡”去

2020-08-04 13:06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沧桑的古树绿荫与焕然一新的村舍农房遥相呼应,再配以红色文化的墙画,构成了一幅美丽田园的画卷……走进甘肃省酒泉市金塔县金塔镇红光村,游客徜徉美丽乡村,品味自然休闲体验。

  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部边缘,有着独特的田园风光和优质的生态环境,吸引着游客到美丽乡村游玩“打卡”。

  “这里是郊区,周末和一家人来这里体验一下,真是太爽了!”游客李先生一边采摘水蜜桃一边赞不绝口。

  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产品变礼品、农房变客房,在红光村,乡村旅游已不再是简单的游玩,而变成了村民经营发展的“共同体”。

  红光村利用杏树满村的好条件,通过改造提升,一步步将村子变成了景区,带动了手工黑醋加工销售、餐饮娱乐消费、民宿经济、采摘经济等发展,一半的村民吃上了生态旅游饭。

  俞静是就是其中的受益者之一。几年前,她重新修建了农家小院,开办了农家乐,古色古香的环境加上具有乡村特色美食,让这里生意火爆,去年收入达到了12万元。

  “周末和小长假,周边县市的游客都会到我们这边来,体验乡村生活,品尝农家特色小吃,还会买点这里的农特产品黑醋和粉皮。”俞静说。

  红光村打造品牌旅游村,是金塔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丰富产业业态、延伸产业链条,推动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金塔县支持农业园区、精品旅游农庄、度假村、野营地、民俗文化村、乡村俱乐部等多种形式的乡村旅游发展,广泛挖掘文化与休闲的融合点,让乡村景点、乡村文化等交相辉映,奏响了绿色发展的进行曲。

  寓游玩以文化,这是金塔县乡村旅游的新亮点。在金塔县羊井子湾乡,花儿文化被发掘,游客听着花儿享受着葡萄采摘的乐趣已经成为一种享受。

  “通过在文化的熏陶中发展乡村旅游,这样让乡村旅游更有生命力,更具乡土气,我们相继举办了采摘节、花儿艺术节等一系列活动,既带动了产业发展,又传播了文化”。金塔县文旅局副局长丁玉虎说。

  近年来,金塔县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以“一村一景”为目标,根据休闲观光、农耕体验、民俗文化等不同类型,因地制宜创建特色旅游小镇和专业旅游示范村,打造了航天镇航天村、金塔镇塔院村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精品村,启动了春赏花、夏研学、秋采摘、冬民俗等乡村旅游行动,乡村正逐渐变成人们向往的大花园、大果园、大乐园。

  今年以来,金塔县共接待乡村旅游游客8.67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97.15万元。(经济日报记者 赵梅 通讯员 卢玉)

(责任编辑:张雪)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