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广东梅州做足生态文章 好环境就是竞争力

2020年08月04日 07:59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张建军

  作为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定位中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梅州市,充分依托本地环境资源优势,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特色农业,推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通过配套民俗古村落保护修缮等项目,打造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乡村旅游于一体,通过“知名农业品牌+短视频直播+主播带货”等形式,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全面发展之路。

  打响“梅州柚”特色水果品牌,依托“世界长寿之乡”优势开发“寿乡水”品牌,推嘉应茶、客都米区域农产品品牌……近年来,作为广东省“一核一带一区”战略定位中北部生态发展区的梅州市,坚定不移走好绿色发展兴市富民之路,换道超车,走出了一条以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全面绿色崛起之路。

  做强产业富民兴村 

  来到梅州市梅城区西阳镇北联村,只见柚树上挂满了青色的果实,一些村民正在果林下灌溉。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支撑。据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黄增国介绍,梅州是全国第二、广东省最大的柚果产区,是“中国蜜柚之乡”。2019年,全市柚果种植面积60万亩,总产量85万吨,产值64亿元,柚果产业已成为梅州农业支柱产业。

  北联村党支部书记丘勇平介绍,村里主要种植枇杷、柚子等经济作物。在区里“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乡村振兴政策的扶持下,全村枇杷、柚子等特色水果产业发展得风生水起,人均收入突破2万元。

  去年以来,梅州市已将梅州柚优势产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列入重点工作,按照“大品牌、大科技、大企业、大产业、大融合”建设思路,高标准推进建设工作,全力抓好项目落地。

  按照计划,今明两年,梅州柚扩种面积要达到12万亩以上,并在优势区范围内打造4个连片1000亩以上的梅州柚标准化示范果园,力争全市梅州柚种植面积达到100万亩、产量达到100万吨、产值达到100亿元以上。

  同时,梅州还结合广东省赋予的生态保护责任,把绿色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工作,提出打造“果盘子、米袋子、菜篮子、茶罐子、水缸子”的特色农业产业品牌发展战略。据悉,今年梅州确定“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项目125个,落实项目建设资金9119万元,重点推动优势农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

  在梅州市蕉岭县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寿乡1号试验田里,农民正操作着收割机收割稻谷。经实测,“客都寿乡1号”早造亩产湿谷1023斤。“早造亩产过千斤,说明该品种丰产稳产能力很强。”蕉岭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记者了解到,蕉岭县丝苗米产业园内企业以土地入股、租赁土地、与农户签订合同等形式,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产业园内农民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15%。作为蕉岭县“一粒米”特色优势产业的主力,丝苗米产业园走的是生产种植、农耕体验、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产品深加工融合发展的“农业公园”道路。

  过去务农收入低,农民种田积极性不高,蕉岭县河西村有弃耕土地约800亩。在建丰粮业公司的带动下,农户享受到收入增加的甜头,又开始主动种粮食,原有的弃耕土地已全部复耕。

  “梅州坚持做优传统产业、做强特色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以产业兴带动乡村兴,形成了梅州富民兴村产业发展新优势。”梅州市市长张爱军说。

  广东省梅州市梅城区西阳镇直坑村美丽乡村一角。这里也是该镇“画里西阳”的风景点之一。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建军摄

  “美丽经济”带来活力

  “经过整治乡村环境,过去环境脏乱差的乡村变身‘美丽乡村’,吸引力日益增加,乡村游、民宿游带动农民增收。”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黄帆说。

  西阳镇直坑村依托穿村而过的白宫河,打造以水上电子琴等景点为特色的生态、乡土、宜居的“梅州春韵”第一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踏上河里似琴键的柱石,脚下用力一踩,便有悠扬的音乐从河水中“溢出”。

  据介绍,梅城区西阳镇辖区内有梅江河、白宫河、龙坑河三条河流穿流而过,这里是国画大师林风眠的故乡。目前,该镇以纪念林风眠先生诞辰120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配合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其故居整治力度,结合镇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加快推进“万里碧道”等示范工程。

  西阳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万里碧道”“风眠画廊”等水景观建成后,不仅将成为“画里西阳”的一道亮丽风景,还将进一步改善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

  乡村振兴,重要的一点是盘活乡村沉睡的资源。梅州市平远县充分彰显了好环境就是竞争力的说法。

  平远县泗水镇梅畲村是传统古村落,山水秀美。但随着年轻人外出务工,村子出现“空心化”现象,曾经的龙颈古梯田杂草丛生。

  2018年,梅畲村引进梅州市客天下实业有限公司,通过整村流转入股,促成了2300亩土地、463户村民“资源变股金、村民变股东、农民变员工”的变革。同时,通过配套民俗古村落保护修缮等项目,共同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把梅畲村打造成了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客天下梅畲田园综合体”,以每年近10万人次的客流量带旺了这座距县城36公里的乡村。

  2019年,平远梅畲村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目前,梅畲村农户承包地整村流转涉及农户461户,占比96.45%。在村民入股变股东参与分红的同时,客天下公司还把村民吸收为员工,彻底改变了过去的传统农耕格局,让农民有工作、有股权,构建起新型农村建设格局。

  据统计,2019年平远县实现农业总产值19.5亿元,同比增长4.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万元,同比增长11.7%。

  电商解决销售难题

  “兴宁有着红色的历史、绿色的产业,是农业大县,有许多特色农产品,希望网友们多多关注,买买买!”日前,梅州兴宁市副市长潘启东和兴宁农业企业组成“卖货团”,直播带货丝苗米、单枞茶、风味乳鸽等特色农产品。

  依托淘宝直播、抖音、快手等各大平台优势,梅州市通过“知名农业品牌+短视频直播+主播带货”等形式,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有效解决了农产品销售难题。

  近年来,梅州通过巩固“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建设成果,结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和“千企帮千村”行动,建立“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供销链条,形成产业项目、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收益分配,为贫困人口铺就了产业致富路。

  在蕉岭县三圳镇东岭村农产品种植专业合作社菌种厂,工人们有条不紊地忙碌着。“通过电商技术培训,我们集约化发展养蜂业等传统产业,并串联紫灵芝、金线莲、香菇等基地,形成集群规模产业带。”东岭村党支部书记吴仕兴说,该村引进了蕉岭县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指导农户种植特色农产品共210亩,既为村里提供了50个就业岗位,又可增加每年约5万元的村集体收入,同时合作社带动农户林下养蜂,每年每户大约可增收3000元至5000元。

  此外,梅州积极引导新型农民返乡、本土人才回乡、技术人员下乡,引进农村科研、农技服务、农企管理等专业人才,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五华县龙村镇湖中村2018年通过人才回乡计划,选拔外出回乡优秀党员何俊霞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俊霞充分发挥“头雁”作用,引进企业建设100多亩以小龙虾养殖为主的生态种养基地,大力发展养殖产业。如今,湖中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2016年的不到7000元提升至11万元,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1.12万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张建军)

(责任编辑:刘江)

广东梅州做足生态文章 好环境就是竞争力

2020-08-04 07:59 来源: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