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不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而且是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福祉,进而引领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那么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我国何以能用短短几十年时间建立起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当前在健全社保兜底机制方面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郑功成。
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记者: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郑功成:从党的十八大报告到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保障的提法存在着一脉相承且不断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相同点是对我国社保体系建设目标任务的描述,明确的保障对象是全体人民,提供的保障水平是基本保障,构建的体系结构是多层次,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要达到的是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的社保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发展性在于:一是表述更加清晰。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只强调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保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则完整地阐明了我国要建立的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保体系,其用覆盖全民替代全覆盖、覆盖城乡居民等提法就更为准确,因为全覆盖缺乏具体对象所指,而城乡居民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中仅特指职工之外的居民。二是更加务实。如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这是一种政策宣示,而党的十九大报告则突出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体现的是务实精神,因为只有兜住底线、织密织牢安全网才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牢靠的第一块基石,而这需要有长久稳定的有效机制。三是更具针对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城乡统筹、权责清晰,针对的是现行制度存在城乡分割且不公平的现实和政府、企业、社会、个人等各方主体权责边界不清且影响制度发展的现实,只有城乡统筹才能有力地促进社会公平与人员流动,只有做到权责清晰才能为各方主体提供稳定安全的预期。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社会保障作为强有力的再分配机制,无疑具有基础性、关键性地位,它是解除人民群众各种生活后顾之忧的基本制度安排,更是让全体人民共享国家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与制度保证。如果没有健全的社保制度,初次分配中必然出现的巨大收入差距将无法调节,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陷入贫困将难以自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的目标也将落空。因此,建立健全社保制度构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制度支撑,更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记者:我们国家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社会保障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伟大成就,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郑功成:我国社保制度覆盖人数的快速增长和保障水平的持续提升,使这一制度事实上为14亿人口提供着越来越可靠的生活保障,堪称创造了社会保障发展的世界奇迹。能在短短20多年间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从1998年中央强力推进“两个确保、三条保障线”,到2009年着力推进全民医保、农民养老保险和大规模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确立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保体系的目标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持之以恒地回应人民关切、解除百姓后顾之忧和促进社会公正的不懈努力。而大规模的公共投入则实质性地支撑着社保制度全面快速发展。如全民医保事实上建立在政府不断增长的财政补贴上,因为在13.5亿参保人中有逾10亿是城乡居民,而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险基金主要来源于财政供款;在领取养老金的近3亿人中,主体部分是城乡居民,其养老金的主体构成部分亦来自财政供款;在反贫困中,不仅有来自纵向的中央与省级财政巨大的投入,还有横向的地区对口援助机制,正是全国一盘棋下的大规模财力物力人力投入,加之全面落实精准扶贫思想,贫困地区才能在短短几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消除绝对贫困与区域性贫困现象即将全面变成现实。这些辉煌的创举,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
记者:近年来,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稳步提高,即使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挑战下,企业职工养老金依然实现了“十六连涨”。但也有一些质疑声音,比如,有些人表达了对养老金不能持续发放的担心。那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当中,如何把握好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关系?
郑功成:对于当前的一些质疑,我认为可以理解但更需要理性判断。一方面,不断增进人民福祉是党的宗旨所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应当始终是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核心使命,而持续推进社会保障高质量发展并更多更好地造福全体人民即是落实这一宗旨与使命的内在要求,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另一方面,也应看到现行社保制度存在着一些缺陷与不足,全面优化这一制度体系具有必要性与紧迫性。为此,必须明确各项社保制度建立在共建共享的基础之上,将建立合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并真正落实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共享作为基本遵循,以此确保其可持续发展。如果只表现为政府与企业或社会的责任,个人只考虑一己之私利而不承担应尽义务,这一制度便不可持续。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应当对社保制度充满信心。以养老保险为例,我国至少具有如下优势:一是基金积累持续增长。其中人社系统养老基金积累已逾6万亿元,战略储备性的全国社保基金积累逾2万亿元,而发达国家普遍采取现收现付制。二是参保扩面潜力很大。当前参加养老保险的人数虽高达9亿多人,但绝大多数是以居民身份参保,约3亿人只是象征性地每年缴纳100元养老保险费,这意味着按照标准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参保率实质上还有巨大扩展潜力。三是影响养老金制度发展的重要参数还有巨大的弹性空间。我国职工退休年龄平均为54岁左右,养老保险最低缴费年限为15年,与发达国家平均退休年龄普遍在60岁甚至65岁以上、最低缴费年限普遍在35年甚至40年以上相比,这两大参数无疑具有巨大的弹性空间。四是庞大的国有资产与公有制土地是支撑我国社保制度的可靠物质基础,近年来划拨国有资产充实社保基金既体现了全民共享的理念,也彰显了我国社保制度的可靠性。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社保制度具备更多造福全体人民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社保制度未来改革空间何在
记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将符合条件的城镇失业和返乡人员及时纳入低保。如何理解《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要求?健全社保兜底机制还有哪些短板需要补齐?
郑功成:近几年来,社会保障得到了全面快速发展,针对老弱病残贫困人口的保障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如通过医保扶贫专项行动,基本解决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疾病医疗问题。但总体而言,低保覆盖范围仍偏窄,低保边缘的低收入群体规模庞大,人月均可支配收入1000元左右者高达6亿人,还有流动中的低收入群体得不到帮助。因此,必须进一步增强对低收入群体的保障力度。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的目标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大对社会救助的财政投入并确保救助水平能适应物价上涨需要,全面建立应对相对贫困人口的长久机制,而将低保边缘人口纳入救助范围、面向缺乏失业保险的失业者建立失业救助、针对常住人口扩大临时急难救助,并辅之以相关服务,显然是健全社保兜底机制的紧迫任务。
记者: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社保制度进一步改革的空间和遵循的原则是什么?如何使之适应新业态等新情况的发展,让广大劳动者更有获得感?
郑功成:“十四五”时期将是我国社保制度从长期试验性改革状态走向基本成熟的关键时期,全面优化现行制度安排并确保其步入目标明确、路径清晰、发展理性的法治化轨道是这一时期的核心任务。为此,必须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和共建共享的基本原则,着力推进相关制度整合,逐步均衡筹资责任负担,实质性地推进多层次社保体系建设,让社保制度成为维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世代福祉的长久可靠的制度保障。同时,还须增强社保制度的时代适应性,包括扫除局限于传统劳动关系的参保政策壁垒,废除以户籍为依据的医保参保规制和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传统等,以灵活的经办机制满足灵活就业者的需要,并以统一的法定基本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的自由流动。我们相信,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一定能如期全面建成,那将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贡献的新的重要制度文明。(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韩秉志)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