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时政更多新闻 > 正文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不断增强

2018年08月31日 07:15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 瞿长福 陈果静

  广西来宾正大现代农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获得了平安银行发放的产业扶贫贷款3000万元。这笔钱将用于广西贫困县武宣县百万头生猪产业基地建设,当地农户也将从基地发展中通过土地承租、劳务用工等方式获得租金、工资、年底分红等多重收入。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能力正在不断增强。今年以来,按照中央部署,多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多项促进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措施,以“几家抬”的思路聚焦小微企业融资难点痛点,着力提升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效果已逐步显现。

  支持实体资金来源增多

  新增人民币贷款是人们观察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的重要指标。7月份金融统计数据显示,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45万亿元,同比多增6278亿元,超出了社会预期。

  “新增贷款超预期主因是政策推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金融分析师鄂永健认为,央行加大资金投放,为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并且支持银行加大对小微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特定领域投放,增强了金融机构定向投放积极性。

  今年以来,央行多项政策都着力于增加银行资金来源。今年上半年3次定向降准增加了中长期流动性投放,增强了银行体系资金稳定性,且降准更注重精准性。今年1月份,央行对单户授信小于500万元的小微企业贷款等8类普惠金融领域贷款达到一定标准的金融机构实施定向降准,释放资金约4500亿元。4月份,下调部分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置换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贷便利(MLF),释放4000亿元增量资金,优化银行流动性结构并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的低成本资金来源。7月份,央行再度定向降准0.5个百分点,引导邮储银行和城商行、非县域农商行等中小银行将降准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

  而且,从数据看,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投放力度加大,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下降,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得到一定缓解。7月份,企业中长期贷款增加较多,当月增加4875亿元。7月末普惠口径小微贷款余额为7.38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增速比上年末提高6个百分点,也比全部贷款增速高2.6个百分点。7月份新发放的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平均水平为6.41%,比上年末下降0.14个百分点。

  破解“小微不小”难题

  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重在增强服务渗透能力,下沉服务重心,真正往“小”上转。

  在当前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和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的背景下,小微企业依附的宏观产业链条和大中型企业面临转型升级阵痛,加上金融机构避险偏好回升、商业银行激励机制不到位等原因,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有所上升,因此迫切需要通过政策引导打破“小微不小”怪圈。

  “因此是以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贷款作为政策聚焦点和发力点。”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表示,从国际看,美国小企业局聚焦于支持100万美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从国内看,单户授信500万元是政策聚焦重点,服务对象主要针对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经营性贷款和小微企业主贷款,这三类服务对象共有近1000万户。

  为此,货币政策强化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单户授信500万元及以下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考虑到80%以上的小微企业初次融资额在500万元以下,相关部门以此为主要目标,破解金融服务“小微不小”难题,引导金融机构服务重心下沉,发放更多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

  从数据来看,上半年支小支农再贷款和再贴现额度增加了1500亿元,下调支小再贷款利率0.5个百分点;同时,今年1月份至7月份,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小微企业贷款、个体工商户与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新增6083亿元,同比多增4042亿元。

  增强金融机构服务动力

  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优化对金融机构的激励机制、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动力。

  今年以来,相关部门从优化外部监管考核和内部管理激励两个方面同时发力,调动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的积极性,特别是鼓励大中型商业银行发挥“头雁”效应,深化普惠金融事业部建设,向基层延伸普惠金融服务机构网点,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降低小微企业贷款综合成本。

  业内专家认为,小微企业融资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融资环境的改善不仅需要资金,还需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深化和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要通过优化金融服务小微企业的体制机制和生态环境,降低小微金融业务风险,为小微企业融资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江苏长江商业银行副行长金文斌建议,要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下功夫。目前,一旦小微企业出现不良贷款,或者出现恶意逃废债,银行收回贷款周期长且有一定难度。小微企业量多面广,如果信用环境较差,会加大清收难度,必然会影响清收效果。

  中国建设银行副行长章更生认为,政府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向银行开放有关数据信息,以解决征信问题,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对银行小微客户不良的容忍度。同时,银行自身必须采取针对小企业特点的做法,首先要简化业务流程,以减少人力成本、提高服务效率;其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收集分析海量的交易支付、融资结算、社会行为等多方面数据,有效地甄别目标客户;再次,要以平台集成资源,通过聚合内外部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资源、经营类和销售类场景等,打造多维立体的普惠金融服务网络;最后,要运用移动金融,打造方便小微企业贷款的环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瞿长福 陈果静)

(责任编辑:刘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