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元吃“世界三大珍馐” 国产技术让奢华美味飞入寻常家

2025-10-15 07:2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李冬阳)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两百元吃“世界三大珍馐” 国产技术让奢华美味飞入寻常家

2025年10月15日 07:24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本报记者 李燕京

10克装7年鲟鱼子酱85元、200克法式鹅肝99元、冻干黑松露碎35元……在北京某超市的生鲜冷藏区,消费者李女士俯身挑选,随手就将3罐曾被外媒称作“贵族专属”的“世界三大珍馐”放进购物车。这样一套过去遥不可及的奢华食材组合如今只需200余元就能轻松端上普通家庭的餐桌。

这一切改变源于国产技术的关键破局。“以前一勺进口鱼子酱能卖出25万元的天价,现在国产货百元就能尝鲜。”该超市采购总监张磊向记者感慨,“如今鱼子酱、鹅肝、黑松露这些曾经依赖进口的奢品,早已变成‘中国制造’,业内人都打趣说它们成了‘中国土特产’呢。”

“7年生鲟鱼子酱10克约85元,8年生10克约106元,9年生10克约130元。”浙江衢州某鱼子酱生产企业负责人透露,依托规模化养殖与工艺革新,中国鱼子酱的生产成本远低于欧洲同行,而且优质鱼子酱产量已占据全球60%的市场份额,稳稳握住行业话语权。

这样的“国产逆袭”,在黑松露与鹅肝领域同样上演。云南楚雄的菌农凭借仿野生种植技术,让国产黑松露年产量占全球70%,一举打破法国佩里戈尔产区的百年垄断;山东日照的现代化养殖场通过标准化培育,不仅满足了全球45%的鹅肝需求,更将曾经千元一斤的鹅肝拉到了百元级的亲民价位。

食材降价,绝非品质缩水。在山东荣成的鹅肝养殖基地,20亩生态牧场里,3000只朗德鹅自由觅食,饲料中特意添加的蒲公英与金银花,让鹅肝胆固醇含量降低40%,口感更显细腻;德国汉莎航空曾对全球25份鱼子酱开展盲测,中国产品多次在风味、颗粒感等核心指标上斩获第一,用实力打破低价低质的偏见。

本土化生产不仅拉低了价格,更让食材鲜度实现质的飞跃。在北京某知名西餐厅后厨,厨师长正在处理刚到货的黑松露,他一边忙碌一边说:“通过产地直采模式,云南黑松露从山林采摘到端上餐桌,时间被压缩至48小时,切开时还能闻到浓郁的菌香。”

价格亲民、物流提速让珍馐消费场景变得愈加多元。95后消费者陈悦笑着向记者展示她的周末菜单:“80块的鱼子酱配烤面包当早餐,35块的黑松露碎拌意面当午餐,既满足了口腹之欲,又没什么经济压力。”如今,北京夜市摊的鱼子酱煎饼成了“网红小吃”,上海便利店的黑松露饭团随时可购,就连普通餐厅的菜单上,鹅肝沙拉也成了常规选项。

正如北京鸿瀚投资有限公司食品行业分析师王玲所言:“当珍馐走出米其林餐厅的橱窗、走进社区超市的货架,不是它们失去了尊严,而是中国产业链用技术与效率让奢华回归了食物本身的价值。”

(责任编辑:李冬阳)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