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校园食品安全开启智慧监管

2024-11-26 09:1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孩子们的“盘中餐”备受社会各界关切,浙江出台了哪些改革举措?为学校食堂带来了哪些新变化?11月21日,记者走进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细探浙江校园食品如何守好安全防线。

  “有人员未戴工帽,请及时处理。”在北仑区顾国和中学,记者进入食堂后厨的粗加工间,语音播报立即响起。这是学校正在应用的“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中的一项功能,一旦发现陌生人进入或有员工违规操作,AI抓拍就会联动现场语音播报示警,提醒违规人员立即整改,消除风险。

  为持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先后联合出台12个有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性、指引性文件,实现了在中小学校食堂100%运用“阳光厨房”实施线上巡检、食品安全量化等级100%达到B级以上、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全覆盖。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校长王挺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应用的“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实现从食材验收区到就餐区全程智慧监管。在食材验收区,一台智能验收秤与系统相连,食材采购可全链条化追溯;在粗加工区,除了陌生人闯入识别预警外,未戴工帽、抽烟、玩手机等违规操作均能实现AI抓拍和现场语音报警。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汇集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多渠道线索,编制了五大维度39项110个风险指标,对学校食堂每月动态评定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红、黄、蓝、绿“四色码”。在学校端,管理员每月会定期查看风险色码情况。“右边评分图有详细扣分情况,可帮助我们精准锁定扣分点,动态分析学校食堂的食安风险情况。”王挺介绍说,刚开始学校也出现过红码,经市场监管人员点对点指导后,变成了绿码。

  “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让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更智慧、更便捷,执法人员的监管效能也大幅提高。除了依托“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实现远程巡查、风险预警外,还能每月动态评定学校食堂的风险等级,实现靶向监管。北仑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谢益莉告诉记者,“四色码”生成后,会自动生成重点风险清单,执法人员会根据风险清单开展分类分级靶向监管。

  据悉,浙江依托省域食品安全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建成“浙江校园食安”应用平台。目前,该省有11531所学校的14529家食堂建立数据档案,实现“一校一档”个性化监管,同时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常态化非接触式线上巡检,线上问题发现率同比下降18.8%。

  学校食堂中大型餐具无法放进普通消毒柜,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该如何解决?在连线演示环节,新昌县潜溪中学食堂展示了其专用热风消毒房。在餐用具洗消间,食堂洗消人员将餐用具预洗、冲洗后,把餐盘放到专用推车上,整车放进消毒房。消毒后,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每个盘子都烫烫的、锃亮锃亮的。”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省已建成专用热风消毒房512个,处理后的餐饮具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食品 > 食品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浙江校园食品安全开启智慧监管

2024年11月26日 09:19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郑铁峰

  孩子们的“盘中餐”备受社会各界关切,浙江出台了哪些改革举措?为学校食堂带来了哪些新变化?11月21日,记者走进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的全国校园食品安全现场会,细探浙江校园食品如何守好安全防线。

  “有人员未戴工帽,请及时处理。”在北仑区顾国和中学,记者进入食堂后厨的粗加工间,语音播报立即响起。这是学校正在应用的“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中的一项功能,一旦发现陌生人进入或有员工违规操作,AI抓拍就会联动现场语音播报示警,提醒违规人员立即整改,消除风险。

  为持续强化校园食品安全管理,浙江省政府办公厅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浙江省市场监管局、省教育厅先后联合出台12个有关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的相关规范性、指引性文件,实现了在中小学校食堂100%运用“阳光厨房”实施线上巡检、食品安全量化等级100%达到B级以上、大宗食材统一配送或定点采购100%全覆盖。

  北仑区顾国和中学校长王挺告诉记者,学校正在应用的“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实现从食材验收区到就餐区全程智慧监管。在食材验收区,一台智能验收秤与系统相连,食材采购可全链条化追溯;在粗加工区,除了陌生人闯入识别预警外,未戴工帽、抽烟、玩手机等违规操作均能实现AI抓拍和现场语音报警。

  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汇集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案件查办、投诉举报、媒体曝光等多渠道线索,编制了五大维度39项110个风险指标,对学校食堂每月动态评定风险等级,由高到低依次赋红、黄、蓝、绿“四色码”。在学校端,管理员每月会定期查看风险色码情况。“右边评分图有详细扣分情况,可帮助我们精准锁定扣分点,动态分析学校食堂的食安风险情况。”王挺介绍说,刚开始学校也出现过红码,经市场监管人员点对点指导后,变成了绿码。

  “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让学校的食品安全管理更智慧、更便捷,执法人员的监管效能也大幅提高。除了依托“浙江校园食安在线”系统实现远程巡查、风险预警外,还能每月动态评定学校食堂的风险等级,实现靶向监管。北仑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谢益莉告诉记者,“四色码”生成后,会自动生成重点风险清单,执法人员会根据风险清单开展分类分级靶向监管。

  据悉,浙江依托省域食品安全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建成“浙江校园食安”应用平台。目前,该省有11531所学校的14529家食堂建立数据档案,实现“一校一档”个性化监管,同时对学校食堂、校外供餐单位开展常态化非接触式线上巡检,线上问题发现率同比下降18.8%。

  学校食堂中大型餐具无法放进普通消毒柜,安全方面存在一定风险,该如何解决?在连线演示环节,新昌县潜溪中学食堂展示了其专用热风消毒房。在餐用具洗消间,食堂洗消人员将餐用具预洗、冲洗后,把餐盘放到专用推车上,整车放进消毒房。消毒后,工作人员一边演示一边介绍说:“每个盘子都烫烫的、锃亮锃亮的。”据浙江省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浙江省已建成专用热风消毒房512个,处理后的餐饮具抽检合格率均达100%。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