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承办的2014年“两会议食厅”于3月8日召开。图为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奇。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泽彪/摄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10日讯 (记者佟晓群)3月8日,在经济日报社主办、中国经济网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联合承办的“两会议食厅——2014全国两会代表委员食品安全恳谈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一轻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奇表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从事农业的人口大量转移到城里或非农行业,这些人对食品以及食品安全的了解真得打个问号。食品安全关乎千万家,食品工业还起着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因此,不要盲目把过度时期的食品产业当成一个安置就业的地方。 》》》点击进入专题
李奇说,几年前,在焙烤行业里有一个所谓‘配方’,不用加鸡蛋就能做出蛋糕来,靠什么?靠一些添加剂、乳化剂,这种现象出现在一些小工厂、小作坊。“大的食品厂是不会出现这种情况的,他们发展多年,好不容易取得了今天的规模,创造出自己的品牌,轻易不会去违法乱纪自毁前程,往往是这些小黑加工作坊,由于违法成本低,给食品监管带来极大隐患。”
李奇指出,粮食安全问题始终是中国的头等大事,十几年来,中央一号文件都是针对“三农”的,花了很大的力气和代价保产量。政府也在强调,中国人的饭碗必须要掌握在中国人自己的手里,但从粮食的供给情况来看,90%是自给,还有10%是依靠进口。“前端的产量很大,但到产出粮食以后,即从初级产品向半成品、成品转化的过程中,由于使用和管理过于粗放,造成的不安全问题比比皆是。”
“过去的三十年中,食品行业粗放、无序的发展可以定性为政策性管理问题,也就是说管理过于粗放。”李奇认为,中国的许多行业都是由政府主导,许可证、资质证等都由政府管理,但政府在某些方面并不是专家。他建议,可以效仿一些发达国家,下放资质证书的管理权,交由行业协会进行专业评估、发放。
“中国是一个十三亿人口的大国,中国的问题要按中国人自己的办法来做。”李奇认为,“我们耕地面积这么小,在食品这个层面上不能过度地市场化,应该有计划,应该有控制。既然是政府来管,适度地再计划、控制一下,我觉得这没有什么问题,这是一个前提。”
此外,政府要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李奇表示,企业不能永远伸手跟政府要这要那,政府应该让企业有自身的一个积累,允许企业有利润存在,从而使企业能形成一个自我良好的积累,进而推动产业的转型;政府要坚决取缔那些小散乱的黑作坊,加大对不正当竞争的惩处力度,鼓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规模企业的发展扫清市场障碍。
(责任编辑:佟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