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即时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小心“代理维权”陷阱

2020年10月03日 07: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问题快速增长,甚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提示指出,这些专职“代理维权”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从实践看,这些专职‘代理维权’团伙煽动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维权’。”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结合消费者相关案例指出,常见“陷阱”一般有三种。一是“全额退保”暗藏猫腻,消费者很容易维权失败,并失去及时解决问题的机会。二是“退保理财”花样多,容易陷入非法集资圈套。三是信用卡“维权”噱头多,赔了征信又失财。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近期,部分团伙开始通过抖音等平台大肆宣扬‘投诉代理’,怂恿或代理消费者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并提供统一投诉模板,使用统一投诉话术。”北京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代理投诉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的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严重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此外,部分人员还编造、歪曲事实,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信访,人为拉长维权流程,进一步导致消费者错过纠纷解决的最佳时期。

  那么,金融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正确维权呢?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按照“三步走”办法,即投诉、调解、举报。

  第一步是投诉。一旦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

  第二步是调解。如果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当地银行纠纷、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第三步是举报。如果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监管法律法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监管部门举报。但是,向监管机构举报并不能解决消费者民事诉求,若消费者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子源)

(责任编辑:杨奇奇)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小心“代理维权”陷阱

2020-10-03 07:52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近年来,以“代理全额退保”“代理处置信用卡债务”为主要形式的“代理维权”问题快速增长,甚至已形成黑色产业链。

  近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提示指出,这些专职“代理维权”的团伙打着为消费者维权的旗号,一般不具备法律从业资质,却收取高额手续费,实际上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从实践看,这些专职‘代理维权’团伙煽动消费者反复向监管部门‘维权’。”北京银保监局相关负责人结合消费者相关案例指出,常见“陷阱”一般有三种。一是“全额退保”暗藏猫腻,消费者很容易维权失败,并失去及时解决问题的机会。二是“退保理财”花样多,容易陷入非法集资圈套。三是信用卡“维权”噱头多,赔了征信又失财。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短视频平台快速发展,近期,部分团伙开始通过抖音等平台大肆宣扬‘投诉代理’,怂恿或代理消费者向金融机构或监管部门投诉,并提供统一投诉模板,使用统一投诉话术。”北京银保监局有关负责人说,这些“代理投诉人”一般不具备法律执业资格,对法律条文的引用经常有明显错误,严重阻碍消费者与金融机构正常协商。此外,部分人员还编造、歪曲事实,反复向监管部门投诉、举报、信访,人为拉长维权流程,进一步导致消费者错过纠纷解决的最佳时期。

  那么,金融消费者究竟该如何正确维权呢?多位业内人士建议,按照“三步走”办法,即投诉、调解、举报。

  第一步是投诉。一旦消费者在购买金融机构产品或享受服务的过程中发生纠纷,可以直接向金融机构投诉,主张民事权益。

  第二步是调解。如果消费者未能与金融机构通过协商解决纠纷,可以向当地银行纠纷、保险纠纷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第三步是举报。如果消费者发现金融机构或从业人员违反监管法律法规,可以向被举报人所在地监管部门举报。但是,向监管机构举报并不能解决消费者民事诉求,若消费者通过投诉、调解仍不能解决民事纠纷,可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郭子源)

(责任编辑:杨奇奇)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