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王传福的“冰与火” 每款新车亲自试驾

2019年04月08日 10:25   来源:投资者网   

  刚刚过去的2019年的第一个季度,对绝大多数中国车市的玩家来说,都是一个凛冬。

  乘联会的数据显示,中国车市销量今年1月份同比下降4.0%;2月份同比下降19.0%……经历了行业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2019年的中国车市,就算最乐观的分析师,也很难给出过高的期望。

  新能源车或许是少有的亮点之一。今年前两个月,我国新能源车销量同比增长186%、74.4%。然而,2019年新能源车补贴新政的落地(国补退坡超过50%,过渡期后取消地补),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新能源车行业能否实现自生长?

  行业的头部玩家自然是各界关注的重点,而比亚迪王传福或许是最受关注的车企负责人之一。

  然而,如果翻看比亚迪的发展史,眼前的压力和挑战,对习惯于“冰与火”的王传福而言,似乎是小巫见大巫。

  比亚迪:游刃于“冰”、“火”之间

  事实上,自成立以来,特别是每次“杀入”新的战略性领域时,王传福和他的“巨轮”大都是在冒雪前行。

  但出人意料的是,每一次比亚迪都能踩准节奏。在“早一步成先烈、晚一步就落后”的情况中,王传福总能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取得成功。

  2003年,在入世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的汽车产量在2002年实现了53%的同比增速,井喷之状已显征兆。但此时进入汽车行业的比亚迪,感受到的却是无边的“寒意”——外界对电池行业出身的比亚迪跨界汽车行业普遍不看好。反应到股市,比亚迪的股价一度接近腰斩。

  两年后,比亚迪推出其进入汽车行业后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汽车F3,一举引爆国内车市,成为中国品牌首款以单一车型跨入月销“万辆俱乐部”的车型。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来袭时,月销量屡屡超过3万辆的F3为比亚迪“过冬”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现金流。

  更大的质疑,来自于10几年前比亚迪对电动车的布局。

  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全球首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F3DM。随后在车展上展示了多款电动车型。这一举动遭到同行们的不解,甚至嘲笑,一度成为热门话题。

  2009年,比亚迪只卖出48辆F3DM,王传福的压力可想而知。

  彼时,在深圳坪山的总部,王传福每天驾驶着F3DM上下班,孤独地开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序幕。

  事实最终证明了王传福眼光的毒辣。

  2014年前后,新能源汽车在世界范围内逐渐被认可与接受。比亚迪的先发制人,帮助其拿下2015-2018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在埃隆·马斯克表示“2019年一季度特斯拉仍然盈利无望,二季度可能也会继续亏损”时,比亚迪给出了2019年“第一季度净利润为7-9亿元,同比增长583.39%-778.65%”的预期。

  王传福布局IGBT,亦是一波三折。

  2005年,王传福力排众议,带领比亚迪杀入了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器件IGBT领域,并于2009年9月成功推出了国内首款通过了权威机构认证的IGBT芯片。但由于彼时新能源汽车尚未起色,比亚迪车规级IGBT难有用武之地。这给整个比亚迪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期间,甚至出现了“比亚迪投资IGBT每个月亏损五千万”一类的传言。这让他曾经的“即使没有外界的技术,我们也能在半年内拿出IGBT的样品”的豪言,显得毫无意义。

  但到了2014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逐渐步入正轨,随之而来的,是IGBT等新能源车核心部件的紧缺:2018年,全球范围内车规级IGBT的平均供货周期已由正常的8-12周,延长到了最长52星期。基本上实现了自给自足的比亚迪避免被卡脖子的命运。

  王传福:技术狂人的“疯狂”

  对技术研究抱有狂热的执着,是许多人想到王传福时的第一印象。多年来,王传福也一直以“技术狂人”的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

  王传福对技术的痴迷,也把崇尚技术深深烙在了比亚迪的“基因”里——甚至一度到了“All in”技术和性能、忽视外观而备受外界吐槽的地步。

  王传福和比亚迪对外界眼中繁琐枯燥的技术研发倾注了极大的热情:IGBT、动力电池、e平台、DiLink系统……在这个过程中,王传福做了许多常人眼中的“疯狂”的事:比亚迪每一款新车推出前,王传福亲身试驾,被称为“第一试车员”……

  但也正是在这些疯狂之中,比亚迪把上述的这些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都攻克了。

  对每一家公司来说,实现这些科技成果中一项,就已非易事——岂不见近年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数百家造车新势力,最终也仅有蔚来、小鹏等寥寥几家有产品得以落地,但产能、质量、性能等诸多方面也仍未能完全摆脱外界质疑。造车之难,可见一斑。更遑论通吃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了。

  技术让比亚迪获得了先发优势,构筑了极为宽广的护城河。

  2015年,比亚迪拿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首冠,电动巴士也成功登陆日本。在此之后,邻国的汽车巨头丰田,才在丰田章男的带领下断臂求生,干掉了近二十位专务董事及以上级别的高管,率丰田全力转向电动化、网联化、自动化,并形容此举为“关乎丰田生死存亡的抉择时刻”。

  十分“凑巧”的是,这也是比亚迪的方向。

  只不过比亚迪早已先人一步——2018年,比亚迪举行了行业首次汽车开发者大会,宣布开放汽车的341个传感器和66项控制权,并已经与世界排名前十的自动驾驶公司中的八家展开合作。

  直到如今,比亚迪仍然是全球唯一一家掌握新能源汽车全产业链和核心技术的车企,也是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最丰富的车企。

  王传福的技术特性与战略眼光,为比亚迪赢得了更多。巴菲特也曾坦言,押注比亚迪,是看好王传福这个人。关于巴菲特入股比亚迪,还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原本计划以总价5亿美元购入比亚迪20%股权的巴菲特,得到的却是王传福的逐客令:“不能接受如此大规模资金的投资。”在巴菲特成名后的几十年里,投资被拒还是头一回。

  深厚的技术底蕴,在关键时刻的作用,常常出乎意料。

  行业内一个广为人知的案例是,二战后,德国国内一片混乱萧条,宝马因此遭受重创、濒临破产。但在深厚的技术底蕴的支持下,宝马最终以一款Isetta250一举点爆市场、起死回生。

  结语

  从“上九天揽月”到“下五洋捉鳖”,从“两弹一星”到改革开放的中国奇迹,中国这片土地上诞生了无数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凭借核心技术,阿里巴巴、华为抓住时代变革的机遇,最终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巨头。

  在汽车领域,从美国、德国、日本等汽车强国都只有少数几个汽车巨头可以看出,中国出现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级汽车巨头也将是必然。

  江湖传言,在比亚迪内部,有这样一幅横幅:“一个能让飞船上天的民族,怎能没有民族汽车技术狂!”这或许是王传福心中久久不能忘却的情怀。

  这些未来的巨头之列,王传福和他的比亚迪会位居其中吗?

(责任编辑:刘朋)

精彩图片

王传福的“冰与火” 每款新车亲自试驾

2019-04-08 10:25 来源:投资者网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