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凉山易地搬迁:搬出生活新天地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大凉山易地搬迁:搬出生活新天地

2020年09月12日 08:38   来源:光明日报   

  大凉山易地搬迁:搬出生活新天地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

  开栏的话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中央挂牌督战的52个未摘帽贫困县能否如期脱贫、与全国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近日,本报记者奔赴这些深度贫困地区,在广袤的田间地头,记录广大干部群众一鼓作气、顽强作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昂扬斗志。本报今起开设《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督战未摘帽贫困县》专栏,反映深度贫困地区的今昔变化和各地多措并举、攻坚克难的扶贫工作进展。

  “群峰嵯峨,四时多寒”,谓之凉山。行走在大凉山,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形:青山环抱中,是充满彝族特色的易地搬迁安置点新居:或灰白,或土黄,密集的是楼房小区,开阔的是聚合新寨。

  “真是想不到。”四川省凉山州布拖县乌依乡阿布洛哈村村民且沙次尔有着太多感慨。从悬崖边的土坯房到彝家新寨;从攀爬悬崖峭壁到通村公路全线贯通,开通客运班线;从靠天吃饭到成规模种植……种种变化,让他感念于心。

  这样的变化,伴随着脱贫攻坚刻在群众心中。全面小康路上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2020年,大凉山发起脱贫攻坚战的总攻,在今年年底前完成最后7个贫困县摘帽、300个贫困村退出、17.8万贫困人口脱贫的重任。

  开启新生活,改变有方法

  “住上好房子”是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先决条件之一。要优先解决交通不便、人畜混居、人多地贫等问题,易地扶贫搬迁成为必然选择。

  走进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搬迁扶贫安置点沐恩邸社区,就如同走进一个新型城市社区。6000余人、1428户贫困家庭住在这里。超市、学校、幼儿园、社工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农家书屋、党员之家等配套设施和社区服务场所一应俱全。

  成年人在小区接受职业培训;妇女们背着孩子,做着绣品;长者们坐在凳子上聊天;孩子们有的在小区里玩耍,有的在社区托管班由志愿者辅导学习;有居民社工在打扫道路卫生;社区组织大家在小区广场跳彝族舞——一切井然有序。

  “现在,村民们正在慢慢适应这种社区生活。”社区党支部书记石一阿西告诉记者,为了让搬迁群众顺利适应新环境新生活,社区实行县级部门包楼栋、党员干部包户的“帮包”工作机制。制定居民公约实施细则,开展遵守规章制度、维护公共卫生、注重乡风文明等方面的培训。

  “恩扎马洛,综合得分29;吉克吉曲,综合得分31。”美姑县洒库乡乐美社区奋进超市兑换表上记录着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积分、兑换物品名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乐美社区实行积分制管理,发动群众关注个人卫生、践行公益活动,增强大家的幸福感与认同感。积分可兑换生活及学习用具,引导村民创建洁美家庭,建设美丽乡村。

  截至目前,凉山累计完成新建安全住房19.5万套,其中易地扶贫搬迁住房7.4万套,彝家新寨住房建设9.8万套,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住房等2.3万套,全州贫困户安全住房保障率达100%。

  学习新技能,就业有信心

  “火候要控制好。”粤菜师傅冯远日一边掂勺一边给昭觉县三河村村民学员讲解培训,开展就业帮扶。实现易地搬迁后,村民们就业需求更为迫切。

  2019年,三河村通过乡村两级农民夜校,培训实用技能,输出劳动力170余人,实现人均务工收入2万元以上。今年春节后,部分群众外出务工受疫情影响,村里又及时组织他们到附近的工地或产业园区务工,确保贫困户收入不受影响。凉山州共计转移输出建卡贫困劳动力22.65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0.51亿元。

  “以工代训两促进”是美姑县的实践。今年通过“以工代训”向乐山就业转移贫困劳动力469人次,在全县最大的牛牛坝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配套建设金威利制鞋扶贫工厂,9月底投产后将2000个就业岗位送到搬迁群众家门口,培育出美姑第一代产业工人。

  在凉山州,不少地方大力开展彝绣、缝纫等劳动技能培训,让贫困妇女在家就能工作,促进就业增收。

  最近,越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潘晓东忙着开办县里的第一家扶贫车间,这家扶贫车间就在越西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感恩社区对面。“我们将引入20多名县里刺绣、银饰的非遗带头人加入其中,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潘晓东介绍。

  潘晓东说,越西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将提供价值200万元的刺绣、银饰等生产设备,越西县国投公司负责建设扶贫车间。贫困户可以获得1%的生产分红,还可以获得务工收益,学习创业技能。“最终目的是让贫困户们既可以在我们扶贫车间务工,同时还能有一技之长。”潘晓东说。

  持续保增收,新居产业旺

  “一方水土难以养活一方人”,搬迁成为选择。搬迁了,能否留得住,村民后续如何发展,如何确保群众持续增收、逐步致富?都是摆在面前的新课题。

  “一方面,巩固原有农业基础,持续助农增收。另一方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带动就近务工;成立创业就业服务站,稳定劳务输出。”昭觉县副县长廖宇超说,他们适当保留农村原有生产用房,方便搬迁户轮流返乡从事种养业,给予规模化发展的种养大户项目支持;同时,引进企业或建专业合作社,鼓励群众以资金、技术、土地流转等要素入股,发展现代农业,用工优先考虑搬迁农户;在适宜区发展经果业,减轻搬迁户对土地的依赖。

  公路连接了乡村与城市,贫瘠与困顿正在消失,富足与希望正在升腾。金阳青花椒、阿卓瓦乌葡萄、拖觉镇蓝莓、昭觉九如生态草莓……曾经以土豆、荞麦当家的大凉山引进越来越多的新品种,采取“村村联办”“村企合作”“村社合作”等多种发展模式,发展现代产业。

  在布拖的阿布洛哈,规模发展凯特芒果、白魔芋、青花椒等特色产业600亩,建成黑山羊养殖基地600平方米,养殖黑山羊100只,试点种植中药材三叉白芨和特色水果小米芭蕉等,部分作物已进入挂果期,今年秋季将产生实际收益。在美姑拉马、牛牛坝等地种植生姜2000亩,在巴普镇建设高标准蔬菜育苗大棚2000多平方米,引进订单农业发展辣椒种植约2000亩,有力提升经济价值,助力群众增收。

  千里彝山,胜境天成。与此同时,生态观光农业、乡村休闲旅游正在兴起。金阳县丙乙底村依托坐拥10万亩索玛花海的区位优势,建立村级“旅游驿站”。仅2018年索玛花节期间集体经济收入约2.4万元,村集体还向村民现地收购猪、羊、鸡、土豆、蔬菜等2万多元,让他们在家门口挣上钱。

  告别40多公里外的山上土坯房,的日伍机花8000元住进了喜德县城彝欣社区新居,老公在江苏打工,自己在县城开服装店,女儿在社区幼儿园上大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三年前为开服装店而申请的贷款3万元,马上就能还上了。她说:“党和政府给我们脱贫致富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我们一定要把日子越过越好,才不辜负那么多关心我们的人。”

    (本报记者 靳晓燕 李晓东 周洪双 郭俊锋)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