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jpg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产业 > 文化产业网末端页 > 热点评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今天的观众真正喜欢怎样的谍战剧

2020年12月09日 07:11    来源:光明日报    杨慧

  新世纪以来,从2002年的《誓言无声》,再到《潜伏》《黎明之前》等作品引发热潮,谍战剧成为中国电视剧的一种热门类型。谍战剧可追溯到早期的反特剧和公安剧,这类作品在主流话语的大框架下,融合了悬疑、爱情等更戏剧化的情节,既是对主流叙事的变奏与补充,也提供了传奇故事的观赏与体验。

  但不得不说,成为流行后的谍战剧生产数量迅速增加,但质量良莠不齐,一些作品逻辑不严密、情节离奇、感情关系混乱,加法不少、加分不多。在这些越发类型化的谍战剧中,新近推出的《隐秘而伟大》似有几分另辟蹊径的意趣,展现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故事底色。虽然涉及时代背景,却能将历史融入上海市民的生活里,许多桥段都带有属于那个年代特有的宁静:亲情是父亲送给第一天上班的儿子的锃亮皮鞋,爱情是小伙子送给心上人的霉豆腐干,友情是临别前同僚送的一条条手织围脖。这种融合了职场剧情节和风格的故事,自始至终都围绕警察局展开,令这部剧在谍战剧之外,也反映了众生百态的职场故事。这种情节设置增加了与普通观众的对话能力,令这部剧与观众产生了多维共鸣。

  向现实回归、向生活回归、向身边回归,是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种趋势。从《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等近年来的重要主旋律电影便可看出,用小人物讲大时代,用小故事讲大变化,是一种贴近普通人、强调现实感的创作方式。抗战、谍战题材剧中的家常段落也是如此,《红色》中同福里街坊邻居的鸡毛蒜皮、《伪装者》里明家姐弟的日常故事,都成为观众津津乐道的画面情节。谍战题材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两年红遍全国剧场,其中展现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生活场景的《渔光曲》段落还登上了春晚。生活之美融入主流话语中,更具打动人心的力量。

  另一方面,当代观众的文化需求是多元而丰富的,尤其是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青年观众,超级英雄电影、网络爽文等都为他们塑造了太多“超人”型主角,给予他们超越现实的宣泄体验,却并没有慰藉他们真实的焦虑和烦恼。佛系文化、丧文化等青年亚文化的流行,显示出年青一代矛盾的心理处境,既怀抱希望也难免迷茫。而作为文艺作品,并不只需要“金手指”和“开挂”的英雄,也需要更多角色绽放普通人生的光芒,踏实生活、坚持梦想,真实地成为年轻人可以想象的榜样。

  (作者:杨慧,系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产业系教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郭博文 )

分享到:
延伸阅读
  • · 国家版权创新发展基地落地浦东      2020年12月09日
  • · “非遗客厅”接待谁?      2020年12月09日
  • · 流落海外文物首次境内又展又销      2020年12月09日
  • · “杏花村”里的文化复兴之路      2020年12月09日
  • · 别让被倒卖的古建筑四处流浪      2020年12月09日
  • · 图书馆联盟的“北部湾模式”      2020年12月09日
  • · 小微空间改造 艺术赋彩生活      2020年12月09日
  • · 用皮影讲述运河故事      2020年12月09日
  •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