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底,空气中有了丝丝秋意。傍晚时分,福鼎市富民社区的“富民廊桥驿站”开始热闹起来,街坊们三三两两聚集在富民廊桥上,聊家常、看视频、观风景,享受休闲时光。这座横跨龙山溪而建的廊桥,总长23.8米,宽5.0米,高5.2米,青瓦朱栏、飞檐翘角、古色古香,与四周和谐统一,成为城市里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退伍军人的古建情结
望着自己的“杰作”,陈桂林不无自豪地说:“我生长在农村,从小就对传统建筑工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复兴古建工艺是我的梦想,富民廊桥的建成,给了我很大信心。”
2007年退伍后,陈桂林卖过服装,也经营过木材贸易。在与原木打交道的过程中,他常常兼职安装工,由此入了木匠活的“山门”。
越多与古建筑打交道,传承创新古建技艺的想法在陈桂林的内心深处就越发清晰。2015年,他毅然放弃在大城市打拼多年的事业,回到家乡福鼎投身乡村景观建设行业。面对亲朋好友的质疑,他表示,国家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传统建筑工艺迎来了复兴的大好时机。“这个行业有我的热爱,也有时代的机遇,是非常有前景的。”
回乡后,陈桂林注册成立了一家木业公司,在主营建筑材料服务的同时承接乡村景观工程。每次和客商对接项目,他总是不遗余力地“推销”传统建筑工艺,屡次碰壁也不气馁。这样的坚持,换来了一些订单,富民廊桥就是其中之一。
老工匠成了“香饽饽”
在福鼎市叠石乡竹阳村,陈桂林的团队正在修缮闽浙临时省委旧址。工人们有的收瓦,有的取木,忙而不乱。陈桂林认为,保护性修缮要利用原始的材料、工艺,修旧如旧,最大限度保存文物建筑的历史印迹。但“修旧如旧”最大的难度在“人”,因为“工匠是古建筑的灵魂,如果缺乏擅长古建筑修建、修复的能工巧匠,古建筑的原味就会渐行渐远”。
修造富民廊桥时,瓦片铺设一时难住了他。现代玻纤瓦体现不出江南风格,改用小青瓦,需要找到能做出传统瓦片堆叠效果的老工匠。“这些老手艺人在现代建筑技术的冲击下,大多已经隐退,我是踏破铁鞋,才请到一些人‘出山’的。”
66岁的黄兆祥,就是陈桂林多次登门拜访后请“出山”的老瓦匠。虽然此前十年他都是赋闲状态,但重拾旧艺依然开心。经他铺设的廊桥屋顶,瓦片堆叠有致,不仅具有艺术美感,还有防止雨水渗漏、延长屋顶寿命的功用,可谓“画龙点睛”。
随着经验丰富的雕刻匠、泥瓦匠、彩绘匠、木匠、篾匠等逐渐聚集到陈桂林麾下,这支传统工艺团队在业内逐渐崭露头角。木匠苏家鹏说:“没想到自己这么大年纪,老手艺倒值钱了,每月收入可达8000元以上。”
古建保护的融合之道
从太姥山栈道到店下镇初心亭,再到照澜村的悠悠水车……在陈桂林的带领下,这支以“弘扬传统工艺、复活传统建筑”为目标的团队,打造出数座颇具古风的文化景观。
在陈桂林看来,古建筑传统工艺包括榫卯、柱、梁、枋、斗拱、飞檐等,有些工艺其实并不复杂,只是比较花时间,需精雕细琢,慢工出细活。在建造富民廊桥的框架梁时,原设计是直接做横梁,通过反复画图纸、商讨,创新性地改为穿插梁,使廊桥空间呈现多层次的整体感,同时发挥了穿插梁的合力,加强了廊桥的抗风能力。
对于经手的古建修缮工作,陈桂林的团队注重保全历史建筑的本来面貌,保护其建筑文化根脉。比如,修缮翠郊古民居的木屋时,为保证整体的年代感,他们依原貌采用了竹钉。陈桂林介绍说,竹钉用料十分讲究,挑选后的竹头要按规格削成5厘米左右的钉状,再放到热锅中和菜油、沙子一起翻炒20分钟,这样才能硬度高且耐用,不仅有利于加固木屋,而且外观精致唯美、还原古风。
古建筑是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是乡愁的最大载体。现在,每接手一个项目,陈桂林更多把目光放在“一村一品、一地一韵”上,努力挖掘村庄里的人文故事,探索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融合之道。他坦言,目前比较棘手的问题是,关键岗位能担纲的匠人,基本都在55岁以上。倘若队伍青黄不接,老一辈的手艺失传,行业发展将难以为继。
所幸,年轻工匠一点点跟了上来。通过传统的“师带徒”,30多岁的木匠陈伯湖已学会打榫眼、片木料、帮助组装木构件等技术。“古建筑学问深,包罗万象,在学艺的过程中我也慢慢爱上了古建文化。”陈伯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