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关中国体育电影的好消息委实不少: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李娜》已杀青,目前正处在后期制作阶段。而另一部同样由陈可辛执导的电影《中国女排》则进入了选角阶段。不出意外,这两部重量级体育电影今年将先后和观众见面。
2019,可谓中国体育电影的好年份。
说起中国体育电影,也不是没有美好的回忆。早些年,《女帅男兵》《女跳水队员》《女篮5号》《沙鸥》等影片都曾引发过一定程度的反响,但本世纪以来,体育题材的电影似乎稍显寒碜,《少林足球》《大灌篮》《激战》,有体育的外衣,但其实是商业片,很难算是真正的体育电影。林超贤导演执导过一部自行车题材电影《破风》,专业性强,画面唯美,人物形象刻画也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可惜由于种种原因,看过的人似乎不多。
中国体育电影的点滴荣光,不是回到过去,就是要寄望未来的陈导,这样的窘境,和中国体育大国的地位实在是不相符。
反观国外,体育电影是非常重要的类型电影。最近两届奥斯卡都有体育题材影片获奖,去年篮球巨星科比编剧并制片的《亲爱的篮球》斩获最佳动画短片奖,今年,以攀岩为主题的纪录片——《徒手攀岩》斩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而美国影史上,《洛奇》《追梦赤子心》《一球成名》等优秀的电影,也感动了千千万万世界各地的影迷,包括那些并不热爱体育的人。
至于我们的近邻日本,体育影视更是不遑多让,《灌篮高手》《足球小将》《网球王子》,曾伴随几代儿童成长,其影响力甚至走出国门。阿根廷足球巨星阿奎罗就将《足球小将》中的主角大空翼视为自己的偶像,还曾穿戴过印有大空翼头像的护腿板上场比赛。而广大的中国观众,除了对这几部动画片耳熟能详,更曾全民追捧《排球女将》,主人公小鹿纯子据说还是马云年少时的偶像呢。
甚至连体育成就远不如我们的印度,也凭借“走心”的笨功夫,整出了一部神片《摔跤吧!爸爸》,在中国狂揽12亿票房,让多少中国电影人和体育人羡慕嫉妒恨!
体育大国为何出不了体育大片?
众说纷纭。有人说是体育专业性强、制作难度大、拍摄周期长、危险系数高、演员付出高,属于吃力不讨好的类型,和“短平快”的喜剧、爱情片相比,没有优势可言,导致无人愿意接盘;还有人说,体育电影稀缺,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体育在中国的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化程度不高,体育还没有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解释,都不无道理,但恐怕都不能成为我们拍不出体育大片的借口。中国电影,资本涌动,动辄几个亿几十个亿的投资,体育电影拍摄那点艰难险阻又算得了什么?中国体育社会化、产业化、商业化固然不高,但总高于印度吧,印度拍得出《摔跤吧!爸爸》,我们怎么就拍不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体育大片呢?
《摔跤吧!爸爸》广受中国观众热捧,这至少证明时下的观众有观看优秀电影的强烈需求,所谓“体育电影观众群有待培育”的说辞也就不攻自破。
美国电影学院执行主管费斯坦伯格说得好,“当我们身处逆境、消沉时,体育电影能为我们指明方向,它给予我们鼓舞,帮助我们重新发现自我。”体育电影,事关体育,但优秀的体育电影会超越体育,成为人们优秀的精神食粮,滋养他们的人生,伴随他们的成长。体育电影,绝非可有可无,它甚至会改变许多人的人生。这样的例子俯拾即是:阿奎罗、本田圭佑都将他们的动力归于《足球小将》,日本花游历史上首位参加世锦赛、奥运会的男选手安部笃史,也是因为读大学时看了10遍电影《水男孩》后,才开始练习花游的。
我从不认为,中国缺乏好的体育故事,或许还是电影创作者缺少发现的眼睛。我对《李娜》《中国女排》充满了期待,但更盼望导演们不要拘泥于冠军人物,从历史的尘埃中去挖掘人性化的故事。不信去看看这些年人们公认的体育电影杰作《飞鹰艾迪》《花滑女王》,故事都无关冠军,却一样打动人心。
中国体育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我相信,中国体育电影一样可以做到。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进入文化产业频道>>>>>
(责任编辑:
魏金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