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国经济网 > 航空产业 > 正文

《大飞机》专访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杰夫·伊梅尔特

2014年05月08日 09:26   来源:《大飞机》杂志   庄敏

  GE的创始人美国大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一生致力于创新。百年来,GE将这种创新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石,不断寻求构建美好世界的方式,秉承公司创立时的信念走向未来。

  杰夫.伊梅尔特

  GE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2001年9月7日上任,是GE公司历史中第九任董事长。

  伊梅尔特先生1982年加入GE总部后,先后在GE塑料、家电和医疗等业务部门担任领导职务。1989年被提升为GE公司副总裁,1997年进入GE金融董事会。2000年,伊梅尔特先生被任命为GE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伊梅尔特先生是奥巴马总统设立的白宫就业与竞争力委员会的主席,同时也是美国艺术与科学研究院的成员之一。

  通用电气公司(GE)至今已有135年的历史,其辉煌业绩已成为全球企业奋斗的标杆,而GE的每一任CEO也毫无意外地成为了那个时代最杰出的企业管理者之一。作为GE的现任掌门,杰夫.伊梅尔特先生也不例外。在过去12年里,他带领GE在多元化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并创造了令人信服的业绩。为解析GE的成功之道,《大飞机》杂志对他进行了专访。

  记者:作为制造领域的百年企业,GE为很多全球化公司树立了成功的榜样,今年是您掌舵GE的第12个年头,您认为在过去的12年里,您给GE带来的最大变化是什么?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杰夫.伊梅尔特:GE的每一任CEO面临的挑战都不尽相同。我上任不久美国就遭遇了“9?11”恐怖袭击,紧接着全球金融危机爆发等不确定因素此起彼伏。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新兴行业萌生的商业机会,如石油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基础医疗服务业等。

  如果要说变化,我认为,我们这个团队给GE带来的最大变化是我们已成为更加技术化和全球化的公司。GE在所涉及的航空、能源、医疗等领域已经成为了行业的技术领导者。作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2001年到2012年间,来自美国以外的收入占GE总收入的比例从35%增加到60%多。

  回顾过去的12年,GE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保持继续增长的势头。对于这个问题,我和我的团队采取了两个举措:

  一是持续开发新技术,并投资新兴市场;第二则是简化业务流程并培养优秀人才。

  记者:韦尔奇时代的GE,业务增长很大一部分是通过兼并和收购来实现的,而您则更强调通过研发和服务来实现增长,并在公司内部提出了“创想突破”、“微创新”等新想法,您是如何让创新成为公司文化核心的?

  杰夫.伊梅尔特:任何一家企业想要保持业绩的持续增长,树立核心竞争优势,都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创新来提高生产力。GE的创始人托马斯? 爱迪生与苹果的乔布斯一样,知道如何利用科技来改变普通人的生活。爱迪生曾经说过,他在找寻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发明出来。他总是在寻求下一个创新和新一轮生产力的提升以及让世界更加美好的方式。今天,这种创新精神始终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我们把持续学习作为企业文化的基石,GE将不断寻求构建美好世界的方式,秉承公司创立时的信念走向未来。

  记者:中国政府正在积极倡导建设创新型国家,并启动了以C919为代表的一系列重大专项,希望借助重大项目来带动高端制造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您十分关注这些重大项目,多次来到中国,会见中国政府领导人与合作伙伴,探讨GE与中国企业的合作模式与路径。在合作过程中,GE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中国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同时,GE将全球首个创新中心设立在成都是出于怎样的考虑?

  杰夫.伊梅尔特:与中国的工业巨头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已成为GE在华的增长战略。凭借全球的技术和专长,GE可以通过开放式创新、提高劳动力质量以及培养创业文化来帮助中国企业提升竞争力。

  同时,我们在成都建立了第一个创新中心,携手中国客户开发新的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满足客户的需求。在成都创新中心,有超过500名工程师和服务人员正在开发和支持基层医疗、医疗设备服务、生命科学以及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解决方案。GE相信,伟大的产品往往最贴近用户所需,成都创新中心是GE“在中国,为中国”战略的最新举措。

  记者:作为全球化最成功的公司,GE一直推崇“全球本土化”和“本土全球化”的企业战略,请您介绍一下GE是如何在全球分支机构推行这种文化的?这种文化在中国又是如何落地的?

  杰夫.伊梅尔特:2008年以来,GE已在中国投资2亿多美元进行技术创新。这些技术创新将促进GE中国业务的增长,也有望出口到发达国家。目前,超过35款的新产品已发布。

  创新不仅限于技术和产品的开发,还包括简化公司结构以加快业务流程推进。2011年,GE全球增长和运营部(GGO)成立,该部门由GE副总裁John Rice先生领导,总部设在香港。这个部门将在资源分配、业务决策和人才发展方面赋予地区团队更大的权力,而这些权力传统上是属于GE全球总部的。

  在中国,我们有非常强大的中国区领导团队与中国客户进行密切合作,确保中国用户能够得到全球的资源和支持,把合适的资源投放到业务增长较快的市场。

  记者:GE在大中华区的业务增长主要来自民用发动机业务,同时GE也是中国C919飞机的动力供应商,请您谈谈与中国商飞公司合作的感受与前景,您如何评价这家年轻的企业?未来,GE与中国航空业的合作有哪些规划?

  杰夫.伊梅尔特:中国民航业面临腾飞的挑战,任务艰巨,中国商飞在这其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客和波音花了几十年时间才取得今天的成绩,中国商飞才刚成立5年,公司处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的高科技行业,机遇和挑战并存。我很高兴中国商飞选择LEAP发动机为2015年进行首飞的C919飞机提供动力。

  GE与中国商飞的合作进展十分顺利,我们与商飞在各个层面都建立了有效的沟通途径,双方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并正在为同一个目标而共同努力。

  为了全力支持C919和ARJ21这两个项目的顺利推进,GE航空集团在美国辛辛那提的领导团队也积极参与其中,共派有20多名现场管理人员及工程师与中国商飞在上海和西安的团队紧密合作。

  除此之外,GE十分重视中国的航空市场。未来4年,GE在中国的发动机装机量将增加大约2000台,总数将超过5000台。如此大的装机量让我们能够在服务方面一展所长。GE在中国拥有优秀的服务团队,并将利用工业互联网技术在未来更好地为客户提供帮助。

  记者:与竞争对手相比,GE的主要优势是什么?您能否介绍一下GE在航空领域的创新突破有哪些?中国航空业可以从中学到什么?

  杰夫.伊梅尔特:通过对技术研发的持续投入,GE在喷气推进技术领域处于前沿地位。这其中就包括为波音777提供动力的全球最强劲的发动机——GE90。这款发动机在过去20年里影响了所有喷气发动机的设计。

  GE还将复合材料引入应用到喷气发动机的制造,GE90把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扇叶片引入航空领域,而GEnx发动机(适用于波音787和波音747-8飞机)是第一款采用复合材料风扇机匣和复合材料风扇叶片的发动机。复合材料的应用大幅降低了发动机重量,从而直接提高飞机的燃油效率。GE为C919提供的LEAP发动机将是历史上首台在热端采用陶瓷基复合材料(CMC)部件的喷气发动机。它不仅质量很轻,而且耐热性极佳。

  GE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成功,最关键的一点是对于研发的持续投入,GE航空集团每年在研发上的投入超过10亿美元,并且不论外部环境如何,永不减缓。此外,GE航空集团与知名大学以及GE全球研发中心密切合作,这些合作对于GE航空集团当前和未来的行业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责任编辑:缪杰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