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丨开校门 出国门 打造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

2024-11-22 18: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符仲明)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科教更多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构建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丨开校门 出国门 打造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

2024年11月22日 18:27   来源:中国经济网   

  导语: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加快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体系”,进一步指明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职业教育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值此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召开之际,各地凝练了一批职业教育推进产教融合的典型案例,以供海内外借鉴。

  山东理工职业学院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主线,以“走出去”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搭建“走出去”企业的“服务台”、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域”、增强国际合作发展的“动力源”等方式,构建国际产教融合新机制,赋能“走出去”企业发展,聚力打造“接地气、聚人心、惠民生、增友谊”的“班·墨学院”品牌,为构建国际校企命运共同体贡献职教力量。

  学校遵循“产业发展到哪里,教育就支撑到哪里”的要求,精准对接“走出去”企业的海外人才需求和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以在海外的中资企业的用人需求为切入点,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联动”“三船”出海,搭建“走出去”企业的“服务台”。

  嵌入在企业中“同船出海”。学校建设2所海外分校、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2所“中文工坊”,与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北方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等10余家企业深度合作,以学历教育、员工培训、教学资源开发、师资队伍建设等一系列工作赋能“走出去”企业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在海外当地建设校区“造船出海”。学校与当地政府、社会组织建立密切联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轮驱动”,技能培养与中文学习“双向提升”,全面融入当地发展,增进当地民生福祉,为当地留下了一支“带不走”的人才队伍。万宝矿产有限公司投资180万美金,在缅甸蒙育瓦建立独立校区,学校负责投入教学资源,开设机械工程、机电维修、电气自动化等专业技能培训,服务央企8000余名海外员工。学校与广汽埃安、车拉夫国际教育集团、泰国东北皇家理工大学共建广汽埃安产教融合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导入产业链动态课程体系,联合开发国际化的课程资源和课程标准,培养具备国际化视野的专业技能人才。

  牵头职业院校“组团出海”。2021年以来,山东省教育厅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开展深入合作,联合实施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班·墨学院建设。学校作为建设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和秘书处单位,携手山东47所职业院校,在“一带一路”沿线9个国家建设了12所海外职业技术学院--班·墨学院、57个“中文+职业技能”办学点,建立海外“班·墨学院”规范和标准体系,塑造接地气、聚人心的职业教育海外“班·墨学院”品牌。

   “班·墨学院”标识揭牌

  功能融合,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域”

  学校不断强化服务企业“走出去”的能力,持续优化国际化资源、人才、服务优势,在数字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培养、社会服务研究与实践等实践项目上下足功夫,拓宽校企合作的“空间域”。

  开发职教出海数字资源。学校坚持以数字化教学资源赋能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组建“专业+语言+企业”教学资源开发团队,系统分析“走出去”企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主要操作设备、生产线技术标准等,梳理对应的“中文+职业技能”学习领域及能力指标点。2019年,学校率先开发9个专业领域18本《工业汉语》教材,同步建设了配套数字化教学资源,实现数字化教学设计、数字化教学实践、数字化学习评价、数字化协同育人。目前,已建设“工业汉语—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等7门精品资源课程,“中文+跨境电子商务”等3项国家级教学资源项目,构建起“纸质教材+电子课件+数字教材+微课”全链路的数字资源新生态。校企联合研发“国际在线教育智慧云平台”,以数字赋能推动“数字大学”出海,形成“教学管测”四位一体的远程教育新模式。数字资源已在刚果(金)等10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广应用,课程播放量达到3万人次。

  建设国际“双师”培养的主阵地。以需求为导向开展师资培训,加强“走出去”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国内外教师聘任制度。加大教师国际化知识和能力的培训,打造数量充足、结构优良、适应教育国际化需求的双语师资队伍。学校先后与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15所院校签订师资培训协议,提高产能合作国本土师资水平。依托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中文工坊,学校组织开展泰国新能源汽车师资培训,来自10所泰国职业院校16名泰国教师来华参加“中文+新能源汽车”培训,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国职业教育概况、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技能、企业发展及需求、“中文+职业技能”教学等,累计培训境外校长、教师12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了中文工坊本土师资教学水平以及专业技术水平。

  拓展社会服务的主渠道。积极面向“走出去”企业,开展海外本土员工、海外本土师资开展高质量的社会技能培训,培养“精技术、通语言、懂文化”的“一带一路”本地建设者。积极服务中国铝业(几内亚)公司、中色(印尼)达瑞矿业、老挝万象矿业、刚果(金)科米卡矿业简易股份有限公司等“走出去”企业。学校与万宝矿产(缅甸)铜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展特种设备作业的资格认证工作,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缅甸万宝属地员工培训纳入学校日常教学体系,每周常态化为企业属地员工开展工业汉语、机电设备维修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安全等内容的培训,现已开展三期培训,累计培训企业员工9456人次,参训员工满意度达到100%。联合企业、院校专家共同组成研究团队,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科研力量,依托校企合作海外办学实践,开展国别和相关政策研究,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研究,积极发挥智库作用。

  为刚果(金)科米卡矿业简易股份有限公司人员开展培训

  价值契合,增强国际合作发展的“动力源”

  学校坚持将标准化范式、促进人文交流等方式融入国际化发展的规划中,赋能“走出去”企业的内生发展动能,助推企业走稳、走远。

  推动“理工标准”国际认可。在充分研究产能合作国国情、教育市场限制条件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以规范、专业的角色,为“走出去”企业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光伏、机电一体化等领域的技术型人才培养提供成体系的教育标准和教育范式,并带动合作国专业标准向中国标准靠拢。依托学校新能源汽车技术、光伏工程技术、无人机、智能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等高水平专业,开发业内领先、基础良好、产教融合特征显著、具有较高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的职业教育标准、教学资源、教学装备,嵌入合作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提升中国教育、产业、技术和理论研究体系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提高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

  促进职业教育与人文交流融合。加强学生跨国交流互动是推动职业教育“走出去”的重要一环。学校发挥地处孔孟之乡、班墨故里的优势,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班墨精神融入技能培训全环节、全过程。举办8届中外青年孔子文化周,连续3年承办6个“汉语桥”团组交流项目,共有72个国家、22万余名青年学生和教师参加活动,通过沉浸式体验“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魅力,增进文化理解认同,培养大批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全面融入企业海外业务开展

  开校门、出国门,与127家国内外校政行企单位开展合作。学校与有色金属工业人才中心、新华网合作开发“国际在线教育云平台”“汉语国际教育信息化云平台”等5个国际教育教学平台,为走出去企业培训员工3万余人次,覆盖当地80余万厂矿社区居民。先后组织教师赴海外校区任教、到海外企业挂职、服务走出去企业开展培训500余人次。与晶科集团、中远海运集团等走出去企业合作,共建海外人才培养基地,输送学生赴海外实习、就业1200余人次。实现了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资源、师资队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在国内国际、校企之间“双循环”。

  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国际认可

  学校与泰国春武里技术学院和泰国的中资企业烟台胜地、广东埃安等企业深度合作,创新实施了“1+1+1”“双证双籍”国际订单班培养模式。先后面向海外中资企业员工、海外职业院校长及教师开展安全生产与管理、新能源汽车、光伏工程技术、工业汉语等培训3万余人次。培养、培训的1020名技术技能人才成长为企业班组长和业务骨干,员工满意率99.6%,用人单位满意率98.7%。

  国际办学水平取得显著提高

  重构、开发“飞机机电设备维修”等4个专业教学标准和《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等19门课程标准,被泰国、缅甸等教育主管部门、院校和企业认证采用。开发坦桑尼亚新能源汽车技术员NTA5(5级)、埃塞俄比亚车辆性能检验技术员/工程师Ⅱ级、飞机发动机维护技术员/工程师Ⅳ级职业标准,纳入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应急救援消防无人机教学装备等3项职业教育教学装备,被泰国、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的院校和企业采纳应用。编写9个专业领域《工业汉语》教材18本,其中有3本工业汉语教材获评山东省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入围“十四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评选。开发3个国家级国际中文教育网络资源课程,建设精品资源课程7门。

  国际教育模式形成参考样本

  创新实践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三结合”,学校、政府、行业、企业“四联动”,专业标准、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师资队伍“五重构”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共建、共享教学标准和资源,推动高职教育走出去、融进去,实现学分互认、标准互认、模式互认。学校先后入选“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荣获“中泰职业教育合作突出贡献奖”。今年5月,高职发展智库发布“2024中国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在国际化发展活力模块中,学校并列全国第一。国际化办学经验在36个国内外会议上向近500所院校推广,被国内68所院校借鉴应用,被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以及学习强国等多家主流媒体报道200余次,为提升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和中国文化软实力贡献了“山东职教”方案。

(责任编辑:符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