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
成都,是一座有历史的城市。唐代诗人李白曾经感叹:“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假如李白生活在今天,他可能不会如此迷惘。三星堆文化的考掘、金沙遗址的横空出世,渐次掀开了古代蜀国身上神秘面纱,那些精妙绝伦的青铜神像、神树、神器、太阳神鸟金箔,无一不在向世人炫耀着这片土地上诡谲的远古文明。这段被掩埋了数千年的、惊世骇俗的辉煌文化,在向世人默默地诉说:中华文明的源头不止一处,古老的蜀地也曾经是辉煌的中心,《山海经》的记载不全是神话,“望帝春心托杜鹃”也不再是一个传说……
“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逝者如斯,不管朝代如何变更,不管谁在此地盘踞,成都,作为这方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始终没有改变。公元三世纪初,这片华夏西南的一隅,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山川物产,凭借其济济人才的智勇忠义,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书写了一段叱咤风云、令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一千多年前,对蜀国远古历史依旧茫然的诗仙李白,却见证了成都当时独领大唐风骚的繁华,他在高歌“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的时候,成都已名入“扬一益二”的序列,就连大唐皇帝也把这里当成了避难的桃源,成为名副其实的“南京”。到后蜀孟昶的时代,他经之营之,城上遍植芙蓉,九月间红白交映,望之如锦绣,锦上添花,分外妖娆,遂有蓉城之誉,其繁荣已然超越了唐都长安,无可置疑地成为当时最富裕、发达的地方。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成都,在岁月沧桑中,涌现了多少个卓绝千古的风流人物,上演过多少出荡气回肠的传奇,谱写了多少首如歌如泣的乐章!一代代文人学士,司马相如、杨雄、李白、杜甫、韦庄、苏轼、陆游、范成大、杨慎……他们用自己最擅长的锦绣文笔,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咏歌这片土地的壮丽、丰饶、细腻和繁华。
千年成都迈步世界文化名城
这里的一街一巷,都刻满了时光的印迹,历史与当下的变迁深入其中,不动声色;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蕴藏着斑斓的故事,塑造着这座城市的灵魂,润物无声。一座城市,有了历史,就有了底蕴;有了底蕴,就有了文化;有了文化,就有了灵魂;有了灵魂,一切都变得欣欣向荣,生机盎然。
4500年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底蕴和基础。在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天府文化在与城市文明碰撞融合中传承发展,正引领着成都走向世界。
得益于深厚的天府文化底蕴和近年来世界文化名城建设的丰硕成果,成都展现出了极强的文化张力,秉持城市文脉与城市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在传承文脉,塑造城市文化空间,凝聚城市认同方面不断耕耘,世界文化名城的吸引力显著提升。
成都以宽窄巷子为中心,将武侯祠、杜甫草堂、锦里、青羊宫、永陵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馆等集成了成都三千年璀璨文化精髓的人文生态景区巧妙串联起来,在空间上形成了一个成熟的“文旅圈”,作为天府传统文化和市井文化的集中缩影,不断吸引着人们前去深度旅游,在传承创新文化空间的同时,释放出巨大的叠加效应。
成都在传承天府文化的同时,促进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注重文化遗产与城市发展的有机互动,打造出众多底蕴深厚的文化场景,持续推动旅游和文创产业发展,激发了城市创新活力。
传承千年来优雅时尚的文化传统,依托与国际接轨的视野、开放包容的天府文化以及不断提升的消费水平,成都成功跻身中国时尚城市第一方阵。创意产业也逐渐成为成都传统产业转型的重要方向、城市更新的关键动力和新范式。目前,成都正积极地探索时尚创意如何更好地为城市发展赋能。
与此同时,成都持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文明互鉴,天府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世界成都“近者悦,远者来”
聪颖的成都先民创造了璀璨的历史文明,异彩纷呈的天府文化树立了大美成都,重塑了成都人的精神面貌,滋润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危乎高哉的崇山峻岭遮蔽不住她的声色容颜,她的色香韵味,从四川盆地丰厚的土壤中酝酿,从锦官城的迷蒙细雨中氤氲,从浣花溪畔的千朵万朵中飘荡,从宽窄巷子的舌尖温情中洋溢,从驶向东吴的万里小舟启程,让“诗和远方”成了人们魂萦梦牵的向往。成都,正以她那温润宽广的胸襟,优雅地拥抱着每一位慕名前来的探幽揽胜者。
“近者悦,远者来”。成都,是四川的,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者简介
王立群
著名文化学者,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中国《文选》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