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下人来人往,桥上车流不息。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大道与紫云路交叉口,一座高架桥横贯南北。桥身角落里,46个监测设备时刻检测着桥梁受力状态、震动状态、形变等各项指标。不远处,广西路与洞庭湖路交叉路口一侧的燃气井下,一个红色的可燃气体智能监测仪在漆黑的井洞内格外引人注目。
这些监测仪器十分灵敏,一旦出现桥梁超载、燃气在空气中占比超常等问题,会自动发出警报,提醒相关人员处置险情。“从报警到信息传至燃气企业,所需时间估计不到1分钟。”清华合肥院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侯龙飞介绍。
从居民生活用的液化气瓶到森林河湖等生态监测点,类似的监测系统已普及安徽全省。花大力气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彰显出城市治理思路的变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贯彻这一部署,首先要把人民的安全需求和城市发展融为一体,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桥梁、燃气、供水、热力、电力……这些与百姓生活密不可分的基础设施,是城市的生命线,如果不精准监测、精心呵护,很容易出现故障,影响城市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居民生命安全。因此,提高城市韧性、增强抗风险能力,正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管理的重大课题。安徽进行了守护城市生命线、建设韧性城市的有益探索。2015年,合肥市依托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启动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逐步建立起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监测系统,搭建起了城市生命线的“安全屏障”。
“通过‘点、线、面’结合,合肥构建起‘前端感知—专业研判—预警溯源—协同处置’的风险防范体系。全市布设100多种、8.5万套前端监测设备,实时监测137座桥梁、5005公里燃气管网、1484公里供水管网、554公里排水管网等。目前,已累计成功处置燃气管网泄漏、供水管网泄漏、桥梁结构损伤等各类风险预警994起。”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沈国宝说。
这一模式很快推向全省。2021年,安徽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广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合肥模式”的意见》,各地联动推进工程建设、产业发展和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为城市运行、百姓安全织牢织密防护网。
“建好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科技赋能至关重要。”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汪恭文说,安徽注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综合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手段,构建起护卫城市安全的“数字哨兵”,实现预防、风险管控、监测、及时预警和快速响应一体化管理。
风险从“看不见”转为“看得见”。走进安徽省铜陵市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监测中心,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城市的“生命体征”。各种过去难以察觉的风险隐患,如今变成了动态可视的图像和曲线。当系统对某处阀门井发出高亮报警时,工作人员能当即对异常数据进行风险评估,安排抢险人员前往现场处置维修,迅速化解险情。
铜陵市城市生命线监测中心工作人员丁佩祥告诉记者,以往仅依靠人工巡查,难以及时发现、准确防控风险。如今,铜陵部署上千套监测设备,涉及燃气、排水、供水、桥梁和综合管廊等多领域,实现全市、全天候监测网络的全覆盖和可视化。借助科技手段的力量,风险防控从事后调查处置变为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防控。
实时的前端感知、准确的风险定位、及时的危险排除,依托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安徽城市安全管理实现了“一降一升”:截至目前,城市地下管网事故发生率下降60%,风险排查效率提升70%。各类预警事件响应时间平均为7分钟,联合处置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以上缩短到1小时。
不仅如此,更聪明、更牢靠的城市生命线还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随着监测技术日趋成熟,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安徽城市安全产业集聚发展。安徽省城市安全与应急产业(技术)联盟全产业链已集聚300多家重点企业,产业规模超500亿元。同时,安徽还深度挖掘电梯安全、消防安全等细分产业,构建生命线安全云、消防安全云“两朵云”,推进商业模式由“卖产品”向“场景拓展、服务集成”转变。目前,消防安全云服务已在全国170多个城市落地,保险保障金额超130亿元。
以场景应用为依托、以智慧防控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内核、以市场运作为抓手,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如今,安徽这一做法正在北京、天津、深圳、成都、西安等60多个城市,以及新加坡等10多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更安全、更智慧、更韧性的城市,正让人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经济日报记者 李华林 李思隐 张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