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施 记者 李嘉
近年来,贵州省市场监管局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深化质量强省建设的安排部署,在练好五个“本领”上着手,开展质量提升行动。
统筹考核抓好“领子”。贵州省市场监管局印发年度提高质量和品牌发展水平工作要点,统揽质量提升工作,对贵州省有关部门和各地政府按季度进行考核,压实质量提升责任。将质量政策与“六大产业基地”规划协调融合,联合有关部门实施质量共性技术攻关,立项支持质量提升、品牌培育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标准。
联系企业抓建“场子”。经营主体是质量提升的主力军。该局按照贵州省深化首席质量官制度的意见,下大力抓首席质量官队伍建设,着力搭建首席质量官牵头抓质量提升的平台。聚焦白酒、新能源电池及材料、航空航天、大数据、旅游服务等贵州省特色优势风口产业,以联合创新开展“质量沙龙”的形式,搭建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质量提升交流平台,推广先进企业卓越质量管理经验,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发挥链主企业首席质量官的作用,统一标准严格对供应商进行把关。
质量帮扶抓到“点子”。聚焦贵州省特色产业发展的着力点,让有限的质量帮扶资源发挥最大作用。该局聚焦白酒产业,印发为期3年的白酒质量提升行动方案,成立质量提升领导小组,制定形成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提升的16条措施。推动酱香型白酒国家标准制修订,召开白酒包装材料座谈会,与贵州习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推动国家级白酒计量测试中心建设,组织仁怀市委市政府对标全国质量品牌提升示范区要求,在茅台镇建立21个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点。聚焦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开展产业链调研,绘制包括88家企业的产业链地图,找到在隔膜、线束、模组、检测等产业链的缺失环节,按照国家质量标准实验室建设要求,筹建贵州省动力电池及材料检测中心。
执法监管抓强“底子”。解决市场监管部门基层监管能力弱的问题,是质量提升的基础。该局坚持“刀刃”向内,从四个方面发力,在机制上创新。突出上下联动,打造“省级统筹、市级负责、县级落实”的工作机制,组建专班全省调度,通过省级工作专班向有关行业部门移送典型问题;突出明察暗访,以源头追溯为目标,每周派出3个小组以“四不两直”“神秘买家”等方式开展调查,创下2个月内发现一般问题隐患318条、重大问题隐患4条的纪录;突出会商研判,按月组织相关基层监管部门、行业协会、技术机构、有关企业召开座谈会,会商分析专项整治突出问题,通报典型案例,约谈重点企业;突出督查问责,建立行纪衔接机制,对督查中发现的重大问题及时向各市州政府通报。
品牌建设抓出“面子”。品牌是质量提升的引领和高质量发展的标志。该局牵头组建贵州省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领导小组,明确全省品牌工作牵头职责,培育打造贵州精品,协商有关部门制定贵州精品认定体系。为找到提升方向,组队到深圳、浙江等地调研品牌工作,完成质量领域贵州省委深化改革重大课题,组织各有关部门对400多家企业品牌开展品牌价值评价;通过产业品牌价值评价大数据分析,找到工业、农业、白酒等行业品牌和质量提升短板,形成分析报告。为强化提升基础,推动市州政府牵头设立质量品牌建设协会和中心,重点围绕大数据产业,组织质量品牌“一站式”服务体系建设,并打造线上服务平台,为贵州大数据企业提供相关集成服务,推动“东数西算”工程;围绕白酒产业,会同遵义市政府实施纯粮酱酒产品认证,保障贵州酱酒质量,构建遵义茅台核心产区品牌,升级酱酒品牌形象。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