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消费品质量安全 > 各地质量信息 > 正文
中经搜索

湖北发布国庆假期消费者诉求分析报告

2021年10月13日 14:45   来源:中国质量报   

  湖北发布国庆假期消费者诉求分析报告

  “长假经济”火热 旅游、观影、餐饮、民宿成投诉热点

  中国质量报讯 (童 颖 记者 张 华)10月8日,湖北省市场监管局12315指挥中心发布国庆假期消费者诉求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10月1日至7日国庆假期期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12315平台处理消费者诉求共计14506件(日均2072件),其中咨询8763件、投诉5166件、举报577件,分别占诉求总量的60.41%、35.61%和3.98%。12315平台节日期间处理消费者诉求总量进一步增大,较2019年同期增长34.94%,较2020年同期增长32.58%,其中消费者投诉量的增长最为明显,投诉量所占比重创国庆节假日新高,比2019年和2020年同期分别增加了11.87和8.35个百分点。

  据了解,今年国庆期间12315平台处理商品类投诉2820件,占投诉总量的54.59%;处理服务类投诉2346件,占投诉总量的45.41%。与上年同期相比,商品类投诉占比有所增加,同比增加2.23个百分点。

  商品类投诉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一般食品(819件)、服装鞋帽(250件)、交通工具(233件)、家居用品(208件)、通讯产品(182件)。

  服务类投诉量居前五位的依次是餐饮住宿服务(779件)、文化娱乐体育服务(313件)、教育培训服务(226件)、美容美发洗浴服务(176件)、销售服务(156件)。

  景区旅游、休闲娱乐类投诉持续增多,折射出文化旅游消费市场正在逐渐升温。国庆期间,湖北省12315平台共接到旅游服务投诉33件,同比增长了83.33%。投诉反映的主要问题包括景区游玩收费项目告知不明,部分收费项目价格不合理,承诺免费实际有额外收费,实际游玩项目内容和宣传承诺不相符,部分项目临时取消却不退还差价,网络预订景区门票后无法退款,旅游年卡使用不畅等。

  同时,以“国庆档”影院观影为代表的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消费热情高涨。国庆期间,文化娱乐体育服务投诉313件,升至服务类投诉第二位,投诉量同比增加34.91%。其中,放映服务投诉76件,主要反映电影兑换券节假日不予通兑,电影票收费价格不合理,会员卡未享受会员优惠价,4D影厅无4D效果,影院销售商品不明码标价,儿童购票优惠存争议等问题。

  食品餐饮类投诉翻两番,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投诉集中。12315大数据分析平台显示,国庆期间全省12315共接到食品餐饮类投诉1424件,投诉量创历史新高,是上年同期的2.11倍。其中一般食品投诉819件,餐饮服务投诉516件,饮料类投诉89件。涉及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投诉939件,占65.94%,投诉反映较多的是生鲜果蔬、网购零食、网络订餐、奶茶饮料、烘焙食品等出现过期、变质、含异物等问题。

  出行住宿类投诉居高不下,民宿不规范问题反映突出。国庆期间全省12315平台共接收住宿服务相关投诉263件。从消费者投诉情况看,反映节日期间酒店临时加价、网上订房后商家不履约、酒店实际入住环境与宣传不相符等问题尤为突出。其中,涉及民宿的投诉22件,同比增长144.44%。消费者投诉反映突出的问题有:部分民宿房东上传虚假房源信息,导致网上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符;卫生条件较差,房间清洁消毒不彻底;入住、退房时间不合理;商家擅自取消订单;管理不规范,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等。

  截至目前,湖北省国庆期间消费者投诉均已按照属地监管要求,由各级12315工作机构及时分流转办到属地市场监管部门予以核实处理。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