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给“裸奔”的网络测评行业穿上监管外衣

2022年03月01日 10:04   来源:中国质量报   

  □ 杨玉龙

  在网络消费盛行的大环境下,互联网产品琳琅满目,质量良莠不齐,如何选择成了广大消费者遇到的新难题,由此催生了互联网平台新职业——测评(评测)博主。然而,随着大量测评博主或机构的涌现,本应成为消费者“种草”或“避雷”指南的测评,也面临着科学性、公正性和可信性的质疑。

  (据2月25日《法治日报》)

  在网购时代,“购前先看测评”已成为不少消费者的购物习惯。但是,不靠谱的网络测评,显然会给消费者带来误导。除此之外,测评博主发布的一条测评视频或一篇测评报告,也可能侵害商家的商誉。据报道,已发生多起产品方诉测评方不正当竞争纠纷案件,测评方均被指存在商业诋毁行为,涉及数码、汽车、食品等多个领域。

  出现上述情形,很大程度上在于网络上盛行的测评博主行业是无门槛、无标准的。而作为新兴的行业,我国对网络测评行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范。一些即使号称第三方专业测评的博主、机构也是随便挂靠一家检测机构或实验室,他们没有统一的测评标准,其可靠性可想而知。可见,政策上的空白以及监管盲区,一定程度纵容了乱象的存在。

  因此,要给“裸奔”的网络测评行业穿上监管外衣,出台相关法律政策,对测评博主们进行规范,对准入门槛、测评方法、测评标准等进行具体指引,从而引导行业良性发展。只有完善法规政策,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才能促使网络测评行业的规范发展,才有电商经济的有序与繁荣,对消费者来讲也才能放心消费。

  从业者恪守良心底线至关重要。诚如业内人士表示,“测评博主们目前的盈利来源主要是广告和电商,当测评的目的变为营销带货,他们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中立性值得推敲。”对于从业者来讲,网络测评真实性当是第一位的。如何“保真”,既离不开外部的规矩约束,但“良心底线”也须坚守,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坑害他人、扰乱市场。

  此外,应引起重视的是,某些网络测评的广告属性。比如,去年11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提出,通过互联网媒介,以竞价排名、新闻报道、经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或者附加购物链接的其他形式推销商品、服务的,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对此,强化其广告属性监管也很有必要。

  网络测评行业不能信马由缰地发展,对其规范很有必要。当然,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也应该增强防范意识。测评博主们的体验测试、感受结果可能各不相同,而即使以检测报告为主的测评,对同一产品,由于设置不同的检测方法或标准,也可能导致不同的测评结论。对此,不仅需要加强甄别,对于一些违规测评,被测评产品生产企业也要注意自身权益维护,并坚决予以抵制。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