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针对兰某购买的途锐车因设计缺陷导致发动机进水熄火的案件,一审认定,大众公司对产品设计缺陷问题描述不清晰、不准确,车辆设计缺陷给兰某造成损失,依法判决大众公司向兰某如实告知车辆设计缺陷内容,并赔偿兰某65万元。
这一判例颇有新气象,值得关注。其依据不仅在于车辆设计缺陷给兰某造成损失,更在于大众公司对产品设计缺陷问题描述不清晰、不准确。法院经审理认为,大众车辆的缺陷问题属于产品设计缺陷,作为设计缺陷产品的生产者,大众公司有义务清晰、准确地告知消费者产品的缺陷内容。但大众公司的缺陷公告,内容过于含混、琐碎,缺陷内容的公示不从大灯的设计缺陷直接展开,反而从排水阀可能因外部原因堵塞而无法发挥其排水功能说起,对产品设计缺陷问题的描述含义不清晰、不准确。
相较既往类似案件,此次判决对消费者而言,无疑讨回了公道,让人感受到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也应成为一种司法共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过去类似案件的判决总有出入,甚至大相径庭。有的止于判决车企“包修”,有的只是要车企象征性地支付一点赔偿金了事,鲜见如此“顶格”的退车赔钱。“点到为止”的处罚,很难从根本上杜绝车企隐瞒车辆设计缺陷,结果让人防不胜防,出了事也难以讨回公道。
可以预见,随着汽车消费越来越多,类似的车企隐瞒车辆设计缺陷问题恐怕还会出现,且不会是个例。如何才能让其从根本上认识到这般作法的严重性,已是一个现实命题。只有司法担当,依法多来点“退车赔钱”的判决,让隐瞒车辆设计缺陷者付出代价,才能更好地维护市场秩序和消费者权益,让人感受到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