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哈尔滨讯(记者李洪涛)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各级消费者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762件,同比增长44.32%,接待消费者来访和咨询255人次,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598982.73元。其中,服务类成投诉重点领域。
按照投诉问题性质分类,售后服务问题占比26.38%、虚假宣传问题占比24.54%、合同问题占比14.70%、质量问题占比14.04%、价格问题占比7.48%、安全问题占比6.69%、人格权益问题占比2.89%、假冒问题占比1.97%、计量问题占比1.31%。
在商品大类投诉中,食品类、家用电子电器类、首饰及文体用品类、日用商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5位。其中,食品类投诉在商品大类中继续保持较高数量,普通食品为主要投诉对象,消费者投诉重点包括产品存在异物、过期销售、感官性状异常等问题。部分产品的实际口感、配料、营养成分等与标签说明或广告宣传存在不符。
在服务大类投诉中,教育培训服务类、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互联网服务类、金融服务类居前5位。其中,教育培训服务类投诉数量位列服务大类首位,投诉主要集中在夸大宣传、合同关键条款不清晰、退费流程复杂周期过长等;生活及社会服务类投诉涵盖健身、美容美发、摄影、家政等行业,投诉主要集中在服务质量参差、预付式消费风险突出。部分经营者因经营管理不善、歇业倒闭或恶意欺诈,导致消费者预付款难以追回,同时售后服务缺位或响应迟缓;文化娱乐体育服务类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活动实际呈现内容、规模、环境或服务品质与宣传不符。票务规则不清晰、不合理,或活动时间、地点等重要信息发生变更后,告知不及时、不充分;互联网服务类投诉消费者反映的问题包括宽带网速不稳定、移动数据连接中断等故障频发。部分线上服务平台单方面修改服务条款或会员权益内容、关于数据使用及隐私政策的说明不够清晰、虚拟商品或账号交易规则存在争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