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北京6月14日讯(记者 佟明彪)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增强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协同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据介绍,质量融资增信是指以企业具备的质量能力、资质等质量要素为依据建立的增信机制,旨在为具有较高质量效益水平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一些地方实践中,也称为“质量贷”或“质量融”。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田世宏表示,质量融资增信工作就是“以质为信,推动将企业质量软实力转化为融资增信的硬实惠”,这项工作瞄准广大企业和金融机构当前在融资增信上的关注点,抓住质量政策与金融政策的结合点,找准拓宽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增信渠道的突破点,是质量和金融协同联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的一项创新举措。
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介绍称,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主要有五个方面: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具体来说,质量信用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信誉评价、信用信息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情况,是企业经营稳定性的体现;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首席质量官的设立以及获得的政府质量奖等,是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体现;质量品牌主要包括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体现;质量基础主要包括企业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和资质,是企业基础实力的体现;最后,质量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攻关成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是企业未来发展潜能的体现。
田世宏称,从融资增信供给侧看,帮助金融机构破解了质量信息不对称难题;从融资增信需求侧看,加大了对质量效益型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从融资增信的供需适配看,充分发挥了质量与金融工具的组合作用。为了保障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深入开展,充分发挥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涓滴效应,相关部门将持续抓好统筹协调、标准规范、宣传引导、政策支持等工作。“我们将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持续推动文件的落地、落实、落细,并不断总结、不断完善,推动构建金融赋能质量发展的长效机制,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进加快建设质量强国、金融强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