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应对老年期痴呆主题宣传活动之记忆集市成功举办

2025-08-22 19: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施晓娟)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北京市应对老年期痴呆主题宣传活动之记忆集市成功举办

2025年08月22日 19:25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为深入贯彻国家关于健康老龄化的部署,落实《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相关要求,提升公众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科学认知水平,2025 年8 月13 日在北京市卫健委的指导下,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联合(北京市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在北京市西城区成功举办开展“记忆集市”主题宣传活动。活动当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医疗机构的专家共同参与,吸引来自多家社区和照护机构的百余位老人和家属。

记忆集市开张

本次活动由来自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认知障碍病区乔雨晨护士长主持,宣武医院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办公室郭艳苏主任致辞。郭主任指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深,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加重家社会家庭负担的重要健康挑战。通过开展此类科普活动能够将专业医疗资源转化为可及性健康服务,推动认知障碍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专家科普讲座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李海涛主任以《警惕这些“记忆”报警信号》展开科普讲座,主任用“记忆警报灯”的比喻讲解十大信号,纠正了“老糊涂是正常现象”等常见的认知误区,特别强调50岁以上的人群要定期进行专业筛查。就像高血压需要监测,记忆健康也需要定期体检。现场长辈纷纷掏出手机拍下信号清单,互相交流着日常细节。

乔雨晨护士长以《健康生活多“管”齐下》展开第二堂科普讲座,把记忆要点编成“健康生活方式口诀”,强调管住嘴、迈开腿、多社交、勤动脑、远离吸烟、控制饮酒。这些看似基础的生活方式调整,实则是经循证医学证实的认知保护措施,长期坚持可显著降低认知衰退风险,为大脑构建稳固的健康屏障。

专家义诊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郭冬梅主任、北京丰台右安门医院的冯雪丹主任和牛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马晓超主任组成义诊专家团队,开展个体化认知健康评估和问题解答。专家们通过系统病史采集及认知量表测评结果,给出针对性健康指导及就诊意见,实现了从筛查到干预的闭环服务,展现了出专家与社区联动的高效协作优势。

免费认知筛查

神经心理评估师与认知障碍专科护士携手组建专业筛查团队,常态化为老年人开展认知功能初筛与风险评估工作。筛查人员运用简易认知量表精准测评,构建起从早期预防到精准干预的全链条服务闭环,生动彰显出专业力量下沉基层的便民服务优势。

益智游戏里练记忆

益智游戏区成为活动焦点,怀旧套圈、粮票换算、沙包任务、弹珠分类赛等项目,实则是针对注意力、计算力、执行功能的认知域训练。工作人员介绍,这类趣味互动与专业认知训练软件原理一致,均通过重复刺激促进神经突触连接,增强大脑可塑性。坚持这类认知训练能显著改善记忆能力,延缓衰退速度。现场一位老人在游戏后表示:“日常棋牌活动原来也是科学健脑,今后更要坚持了。”

记忆集市战利品

活动尾声,参与者均获得科普知识手册,筛查异常者纳入后续随访服务,游戏优胜者获专业认知训练工具。专家总结时强调,健康生活方式是认知保护的“基础疗法”,早期筛查则是疾病干预的“黄金窗口”。此次活动推动了“早预防、早发现、早干预 ”理念的落地,为老年人认知健康保驾护航。

记忆,是我们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它承载着我们的过去,也影响着我们的未来。通过此次科普活动的开展,将“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的理念推送到老年人的身边,用知识和行动为自己和家人的记忆健康保驾护航。从理念传递到实际行动指导,从疾病认知到自我关怀意识提升,让“主动预防、科学应对”的观念深入人心,为老人们的晚年生活增添了一份安心与保障。让我们共同在这场充满爱与关怀的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健康、收获快乐!

(责任编辑:施晓娟)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