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保目录重视“全球新” 1.1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被纳入

2024-11-29 12: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以岭药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1.1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首次纳入医保目录乙类药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新添利器。通络明目胶囊填补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血瘀络阻”证型空白。

  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22.4%,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致视力受损乃至失明。

  通络明目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由赤芍、黄芪、粉葛、女贞子、墨旱莲等12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的作用。研究证实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达61%,可纠正糖代谢紊乱,保护视网膜微血管,保护视神经细胞,改善气络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一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组长单位牵头开展的“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证实,服药12周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1.0%,对照组为4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提高16.9%。

  在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4%)优于对照组(69.9%)。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目睛干涩、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结消失率均明显增高。

  据了解,通络明目胶囊具有理论创新、组方创新、应用创新、传承创新等创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致盲性,并且目前临床用药选择有限,此次通络明目胶囊纳入医保是对其创新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肯定,将会为这类患者提供新的用药选择,有助于减轻社会及病患家庭负担。

  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从7月1日正式启动,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第7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国家医保局将包括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全球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更多新药进入目录,患者受益水平将稳步提升,同时也将有效提振了医药行业加大研发创新的信心,有利于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黄心宇说。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郭文培)
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医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中经搜索

新版医保目录重视“全球新” 1.1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被纳入

2024年11月29日 12:44   来源:中国经济网   

  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以岭药业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1.1类创新中药通络明目胶囊首次纳入医保目录乙类药品,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新添利器。通络明目胶囊填补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血瘀络阻”证型空白。

  糖尿病人群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高达22.4%,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致视力受损乃至失明。

  通络明目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创新中药,由赤芍、黄芪、粉葛、女贞子、墨旱莲等12味中药组方而成,具有化瘀通络,益气养阴,止血明目的作用。研究证实其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总有效率达61%,可纠正糖代谢紊乱,保护视网膜微血管,保护视神经细胞,改善气络功能,且安全性良好。

  一项由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为组长单位牵头开展的“通络明目胶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瘀络阻、气阴两虚证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临床试验”证实,服药12周后,观察组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1.0%,对照组为4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提高16.9%。

  在中医证候方面,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8.4%)优于对照组(69.9%)。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单项症状目睛干涩、面色晦暗、倦怠乏力、气短懒言、大便干结消失率均明显增高。

  据了解,通络明目胶囊具有理论创新、组方创新、应用创新、传承创新等创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常见并发症,具有较高致盲性,并且目前临床用药选择有限,此次通络明目胶囊纳入医保是对其创新性、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的肯定,将会为这类患者提供新的用药选择,有助于减轻社会及病患家庭负担。

  2024年医保目录调整从7月1日正式启动,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的第7次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将于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今年目录调整范围以新药为主,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国家医保局将包括1类化药、1类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和3类中成药在内的“全球新”作为重点支持对象,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

  “随着更多新药进入目录,患者受益水平将稳步提升,同时也将有效提振了医药行业加大研发创新的信心,有利于更好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黄心宇说。

(责任编辑:郭文培)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