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中成药涨价关系链揭示:行业升级倒逼涨价

2018年09月02日 07:56   来源:经济观察报   

  阿茹汗 任利

  “同仁堂的小儿感冒颗粒,之前的价格是每盒25元,现在已经涨到49元了,”在北京市东城区的一家药店里,“涨价”成为了药店销售人员推销药品的理由之一,他们向顾客介绍药品的同时,都会友情提醒一句:“如果长期需要,可以多买点儿,不一定哪天又涨价了。”

  涨价,正在成为中成药市场的普遍现象。安神补脑液,来自吉林敖东的这款药物将从今年9月15日起提价。此外,云南白药近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也表示,“对部分核心产品进行适当提价”。而在销售端,云南白药的创可贴、气雾剂等产品的价格已有上浮。

  企业对外解释,原材料、人工等多项费用的不断增加推高了中成药的价格。但是除了这个适用于多个行业的涨价理由外,制药企业也有着更“独特”的花钱方式:营销和研发。

  中国中药协会中药质量与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合理用药评价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王龙称,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面临着重大的需求和发展机遇。随着新时代的发展,中医药将走出国门,服务全球成为世界的中医药。

  那么,价格乃至质量、市场的秩序需要形成一套有序的循环体系,才能促使这一行业健康发展。同时,在中国中医药全球化发展战略、中医药行业逐渐规范化的当下,未来企业间的竞争或将聚焦在营销和研发能力上,这也将成为企业业绩增长的引擎。

  原材料、人力双重压力

  医药销售员王丽供职于东北一家制药企业,她负责的区域有内蒙古东部盟市、东北三省的部分医院,从年初至今,产品价格呈现不同幅度的上涨,她从公司得到的反馈是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带动了此轮涨价。

  上市公司针对产品涨价给出了同样的理由。以吉林敖东的安神补脑液为例,官方解释,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员成本不断增加的影响,故对该产品的零售价格予以调整。据了解,10ml*10支规格的安神补脑液,2014年的零售价格约为18元左右,近期零售价不超过27元,而它即将提价成32元。

  安神补脑液的原材料中鹿茸的价格确实变化明显。中国药材产业信息门户网站——中药材天地网显示,安国药市的规格为“花二杠一等-较广”的鹿茸从2016年6月到2017年8月价格处于平稳状态,为7500元,但近一个月最高价格达到了8345元。

  国内中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原材料种植产业的繁荣,汪晓宏(化名)所在的企业是安徽省岳西县的一家中药材公司,他介绍,从价格端看确有药材价格上涨现象,但同时价格回落的原材料也有不少:“上涨下跌的都有上千个品种”。

  中药材天地网对药材的市场价格也进行了纵向比较,来自河南的南五味子在玉林药市的价格目前为48元,一个月内增长了37.14%,是该网站统计的综合200月涨幅榜的第一名。但是产自江西的规格为小花统的吴茱萸,在亳州药市目前的价格为260元,一月内下跌了38.1%。

  事实上,中成药这一轮的价格涨幅还未体现在企业的财报中,从2017年的企业财报看,原材料的价格虽然在各企业营业成本占比较大,但是在过去一年材料成本增幅较低,部分企业甚至还呈现下滑,如云南白药2017年的医药制造行业直接材料费用为19.44亿元,同比减少了4.35%;吉林敖东2017年医药业直接材料费用为5.02亿元,同比增2.15%,相比2016年15.59%的增幅已经明显回落。

  在王丽看来,企业此轮调价是在为原材料近期的价格波动做准备。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Health合伙人赵衡补充称,原材料价格的上浮,一方面与去年以来供给出现一定的缺口有关;另一方面资本的进入,炒高了原材料价格。

  除了原材料外,人力是企业近些年所承担的成本中涨幅最为明显的一项。一位北京连锁药店不愿具名的总经理介绍,和西药相比,中成药的生产加工环节更复杂,从中草药种植、提纯到炮制,人工使用量更高,成本就自然更高。

  以云南白药为例,该公司2017年财报显示,医药制造行业直接工资为1.12亿元,同比增24.3%,是营业成本中涨幅最大,而营业成本中其他分项涨跌都是个位数。

  行业升级倒逼涨价

  就目前中国中药产业发展形势来看,后劲较足。来自原国家卫健委2017年年底的一组数据显示:中国中药产业正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16年,中药工业规模以上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过8600亿元,占全国医药工业近三分之一。

  产业的不断壮大也使得企业行为越来越规范。中国药科大学国家执业药师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康震认为:“有些不法的制药企业重在挺而走险,但现在那些依靠偷工减料的企业风险已经变大,对于中成药企业来说,药材和提取都要保证质量,否则飞行抽检不合格。”

  据了解,中药产业链条可以分为种植养殖、流通贮存、加工炮制、处方使用四大环节,横跨一二三产业,涉及农林、药监、工商、商务、中医药等多个政府部门。由于环节复杂、涉及多个监管部门,中医药产业的管理难度大、空白点多,企业以次充好、掺杂造假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国家行政学院副教授胡颖廉曾撰文介绍,例如,近年来中药材价格持续保持高位运行并伴有波动,中成药却屡遭“降价令”。加之环保标准日趋严格,价格和成本的双向挤压加大了药企生存难度,容易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就上述问题王龙认为,“道地药材”是关键的环节,中国中医药需要拥有一套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

  由于王龙在中药质量、安全、临床药物评价方面的工作经历,王龙有扎实的中医药专业知识,其也在统计学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他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现今“道地药材”可以说是控制和评价中药材质量的指标是否为质优纯正药材的代名词。

  关于道地药材,王龙介绍,根据历代人文、历史、地理、气候条件以及当时的医学与农学发展情况等作简单概括,即道地药材的形成首先依赖于中国各地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中国诸多适应不同地区的野生药物资源。其次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这些丰富的药物资源在临床中得以应用,并逐步形成了一套“道地”理论。而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通过将客观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并结合药材本身的有效性成分建立统计模型,可以为中药材的质量评价、遗传多样性研究、品种选育、生产区划等研究提供充分的科学依据。

  简单来说,根据统计模型,就可以根据气候环境等因素判断出最佳的生产方式以达到稳定高质的“道地药材”。

  行业监管也在不断升级。2017年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和“十三五”国家药品安全规划,其中已明确提出全面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严肃查处药品生产偷工减料、掺杂使假、擅自改变工艺生产劣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环保压力也是一方面。今年6月,浙江九洲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旗下营业收入达到2.2亿元的子公司江苏瑞科医药临时停产,公告解释,停产是为了进行全面的环保提升和改进。

  因此康震总结:“原材料、生产、销售、监管等各项环节的要求不断升级,原来依靠偷工减料活的企业将会被淘汰出局,相反,留下来的企业为了符合各项行业标准和要求,加上人力成本逐年变大就要增加各项成本。”在康震看来,中成药的价格上调也属正常。

  业绩考验与全球化

  李隆(化名)所在的企业为一家全国知名的中药企业提供配方,李隆也坦承,涨价的背后是竞争愈加激烈、推广难度越来越大、挣钱并不容易的市场现实。“虽然GMP实施之后,行业被大洗牌,但是从全国中药饮片的产量上看,仍然供大于求。”

  一些上市公司的业绩也说明了问题。吉林敖东2018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7.08亿元,虽然同比增长了41.23%,但是该公司的净利润却出现了同比22.38%的下滑;丽珠集团上半年营收45.65亿元,同比增6.78%,净利润6.33亿元,同比增加25.66%;而在去年同期,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幅分别为15.58%和25.97%,营收增幅略有放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医药企业重要支出的营销费用,在各家企业财报中依然是最“亮眼”的数据。

  通化金马的销售成本也引人注目,从它的近几年的财报可以看到,通化金马的原材料及包装物、能源动力、人工方面近几年的变化不明显,而销售费用在2016年到2017年同比增加了225.51%,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了131.63%。

  上述连锁药店总经理对于销售费用的增加有着自己的解读。“药品的最终端要么是医药,要么就是药店。目前,单体药店并不受到药企的欢迎,因为影响力有限,药品的销量上不去;药企更愿意选择销量有保障的大品牌连锁药店,但是从连锁药店的角度来说,更加青睐品牌知名度高、市场影响力大的企业和药品,为了迈入药店高门槛,药企就要在营销端发力。”

  中国药全球化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而价格、质量显然是需要完善和提升的环节。关于这一解决办法,王龙认为,一套“道地药材”的体系,显然更能有效规范这一市场。

  王龙在以往研究和工作中发现,中医药统计可以就大量数据和统计分析作为支持,成为药材质量把控的追溯体系,从而促使中医药行业的有序发展。

  而中医药统计在药物临床实验中的应用之例即,由于临床实验中病人行为无法完全预知,很多不可控的因素经常会影响对临床药物的评价,因此通过设计临床实验应用统计学原理对实验相关的因素做出合理的、有效的安排,控制实验误差和提高实验质量,以达到保证实验结果真实性和科学性的目的。

  据了解,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文件中就明确要求在新申请中药的研发试验中,必须有统计学家来指导研究的设计、数据的分析和报告的呈递等。

  据此,王龙透露,为了净化、规范中国的中药市场环境,控制质量源头,并在全球化中提升竞争优势,有关部门已经在推动“道地药材”体系的深入发展。

(责任编辑:李方)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