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IT > 滚动新闻 > 正文
中经搜索

筑牢网络安全钢铁长城

2021年10月17日 07:17   来源:经济日报   崔国强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

  在10月11日至17日举行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与会专家聚焦热点难点,就解决网络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出谋划策,筑起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呈现新趋势。“单纯依赖产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威胁。”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说。

  如何应对新变化、把握新趋势?尹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统筹谋划,加强研究储备,及时调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顶层设计、网络空间国际博弈战略战术、网络防御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威胁应对策略。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强化对“零信任”等前沿技术的攻关,加快开展基于开发安全运营、主动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但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生态系统亟待形成和发展。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陈鲸认为,应建立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涉及国家、行业和组织3个层次,包含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共享与开放、安全与隐私保护等4方面内容,需要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视角多管齐下,提供支撑。

  宣传周期间还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报告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应结合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及试点企业等政策,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切实为在校生提供实战机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应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应主动求变,重构教育环境、重构AI+安全课程体系、重塑教师的能力标准、重构能力评价体系,打造网络安全的AI+教育新业态。

  作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少年是各种应用平台上最活跃的群体。如何为青少年塑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与会专家学者呼吁,应依法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表示,针对网络空间乱象和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立法与执法相统一,进一步织密织牢网络安全保护法律之网。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网络安全法治环境建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建议:一是做好不同层级的法律衔接。当下如何做好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等各层面的衔接,仍有待完善与探索。二是做好精细化的立法工作。比如,对于游戏时间限制,如何执行、谁来监督;对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实践中如何定性等。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

筑牢网络安全钢铁长城

2021-10-17 07:17 来源:经济日报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快速发展,网络空间在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网络安全的威胁和风险漏洞也日益凸显。

  在10月11日至17日举行的2021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与会专家聚焦热点难点,就解决网络安全领域突出问题,不断完善我国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出谋划策,筑起网络安全的“钢铁长城”。

  当前,新型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应用、IT基础设施云化,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形势出现新变化,网络安全技术产业呈现新趋势。“单纯依赖产品堆砌的防御方式难以应对复杂威胁。”中国科学院院士、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尹浩说。

  如何应对新变化、把握新趋势?尹浩建议,进一步加强国家网络空间安全发展的统筹谋划,加强研究储备,及时调整我国网络空间安全发展顶层设计、网络空间国际博弈战略战术、网络防御技术创新、网络空间威胁应对策略。要进一步加大网络安全核心技术创新和产业支持,强化对“零信任”等前沿技术的攻关,加快开展基于开发安全运营、主动免疫、零信任等框架的网络安全体系研发。

  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鲸表示,当前,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大数据应用市场化程度高、发展较好,但行业应用广度和深度明显不足,生态系统亟待形成和发展。推动行业大数据应用,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途径和基础。

  陈鲸认为,应建立系统全面的大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治理体系建设涉及国家、行业和组织3个层次,包含数据的资产地位确立、管理体制机制、共享与开放、安全与隐私保护等4方面内容,需要从制度法规、标准规范、应用实践和支撑技术等视角多管齐下,提供支撑。

  宣传周期间还发布了《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报告》(2021年版)。报告对网络安全产业人才发展提出了建议。一方面应结合院校教学改革和质量提升计划、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及试点企业等政策,加大落实的促进和保障机制;另一方面,完善顶层设计,推动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实践教学基地、共享式实训基地和产学合作基地,释放行业实训实践资源,切实为在校生提供实战机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杨宗凯认为,应对网络安全人才需求的深刻变化,应主动求变,重构教育环境、重构AI+安全课程体系、重塑教师的能力标准、重构能力评价体系,打造网络安全的AI+教育新业态。

  作为数字化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青少年是各种应用平台上最活跃的群体。如何为青少年塑造更加健康的网络环境?与会专家学者呼吁,应依法持续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塑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会长任贤良表示,针对网络空间乱象和侵害青少年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坚持立法与执法相统一,进一步织密织牢网络安全保护法律之网。

  对于如何进一步推动青少年网络安全法治环境建设,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青少年法律研究所所长郭开元建议:一是做好不同层级的法律衔接。当下如何做好线上与线下、家庭与学校等各层面的衔接,仍有待完善与探索。二是做好精细化的立法工作。比如,对于游戏时间限制,如何执行、谁来监督;对于未成年人直播打赏行为,实践中如何定性等。

(责任编辑:佟明彪)

查看余下全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