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潜心奉献终不悔

2020年01月11日 07: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本报记者 常 理

  黄旭华院士在核潜艇建造现场留影。 (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黄旭华,1926年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田墘镇。他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船舶集团所属719所名誉所长。1994年5月,黄旭华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先后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及成就奖等荣誉,2019年获习近平总书记颁发的共和国勋章。

  让人惊叹,令人感动。正是有了黄旭华和像他一样的第一代核潜艇人,才使得中国拥有了“撑腰杆”的国之重器。

  今天,已经95岁高龄的黄旭华,站在了象征着我国科学技术最高荣誉的领奖台上,其科学成就得到举国认可。在他近百年的风雨人生中,什么经历让他成为顶尖科学家,什么精神支撑他为我国的核潜艇事业执着一生?

  请看经济日报记者对黄旭华院士的专访。

  从研究模型起步

  “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1959年,当中国政府向前苏联提出支持核潜艇技术遭到拒绝后,毛泽东主席字字铿锵地说了这句话。

  平地一声雷。新中国核潜艇研制事业拉开了帷幕,黄旭华的人生也从此牢牢地跟核潜艇绑在了一起。

  尽管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国家就明确了研制核潜艇的总体目标。但在实际操作中,困难远远比想象的要多得多。

  黄旭华回忆,刚开始,他们以为核潜艇就是常规动力潜艇加上一个核反应堆。随着研究的深入,他们才发现,核潜艇的规模吨位是多少,下潜极限深度、水下自持力、航速是多少等一系列问题和参数无从得知。

  黄旭华和科研人员从最外围的调查研究入手,在浩瀚无边的报纸杂志里,寻找那些支离破碎的核潜艇信息。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资料分析、整理工作,黄旭华和科研人员们才算对核潜艇有了大体认识,形成一套初步的研制方案。但是,这份东拼西凑出来的报告,所呈现的信息可信度有多高?老实说,黄旭华心里没底。

  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同事辗转拿到了两艘核潜艇模型。

  搞了这么多年核潜艇研究,还是第一次见到“真家伙”。黄旭华等设计人员心花怒放,他们立即将玩具模型大卸八块,测量、记录、绘图、反复拆装,对比他们的设计方案进行分析研究。最终,两者相符,证明了他们之前的研究方向是正确的。

  在这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凭借顽强意志和为国奉献的精神,黄旭华和同事战胜困难,从一点一滴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慢慢奠定了核潜艇研制的各种技术基础和环境条件。

  极限深潜显担当

  深潜极限试验是最终检验核潜艇总体性能和作战能力的试验项目。据黄旭华回忆,当时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已服役10余年,由于种种原因,深潜极限试验一直未能进行。

  “在潜艇下潜数百米后,艇上每块扑克牌大小的钢板都要承受1吨多的水压。100多米长的艇体,任何一块钢板不合格、一条焊缝有问题、一个阀门封闭不严,都有可能导致艇毁人亡。”作为总设计师,黄旭华清楚地知道深潜试验的危险性。

  为了鼓舞士气,黄旭华决定亲自上艇指导下潜。

  黄旭华的徒弟,如今的中船重工首席技术专家张锦岚回忆,当年他是同黄老下潜的唯一一名科研人员,“尽管知道试验有一定风险,但这并不是冒险。我们是去拿数据的,不是去玩命的”。

  执行任务的核潜艇像巨鲸一样向深海扎去……100米、200米,海水巨大的压力开始挤压舰艇,舱内陆续发出令人心惊肉跳的“咔哒、咔哒”的声响。

  为了稳定情绪,黄旭华告诉大家,这声音是高压下舰艇结构相互挤压所发出的,结构变形是正常的,都在设计与控制范围之内。

  当天中午12时10分52秒,第二舱的深度计指针指向极限深度,随着一声清脆的“停”的指令,一阵寂静之后,舱内发出了阵阵欢呼——极限深潜成功了!

  任务结束后,64岁的黄旭华写下诗句:“花甲痴翁,志探龙宫;惊涛拍浪,乐在其中。”

  隐姓埋名三十载

  当年,和“两弹一星”一样,核潜艇研制是国家的绝密工程,核潜艇总体设计组宣布了严格保密纪律,不能对任何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透露工作单位、工作内容、工作性质是什么。

  黄旭华还记得1957年回广东老家过春节,母亲拉着他的手嘱咐他常回家看看。让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这次以后,黄旭华再次回家,已时隔整整30年。

  在这漫长的30年里,担负着保密任务的黄旭华极少与老家人联系,骨血至亲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一个编号为145的内部邮箱。家里人不理解,埋怨他,姐姐甚至写信骂他:“越大越不懂事。”对此,黄旭华把所有愧疚和痛苦都默默扛了下来。

  1961年,黄旭华的父亲病逝,而他由于工作原因无法抽身,没见到父亲最后一眼成了他永远的遗憾。

  直到1987年,一篇名为《赫赫而无名的人生》的长篇报告文学发表,这位中国核潜艇总设计师的人生经历才首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黄旭华将这篇报告文学寄给母亲,已90多岁高龄的黄母看后思绪万千、泪如雨下。她把子孙们召集过来,郑重地对大家说:“三哥(黄旭华)的事情,大家都得谅解!”

  黄旭华在父亲去世20多年后来到他的墓前:“爸爸,我来看你了,相信你也像妈妈一样能够谅解我。”

  当不当英雄,黄旭华根本没放在心里;吃苦受累,黄旭华咬咬牙,也都挺过去了。但一直让他觉得内疚的,是愧对自己的家人。

  1954年,黄旭华新婚不久,就离开家去执行任务。数十年里,他和家人聚少离多,三个子女都是妻子李世英一手带大的。

  有一次,李世英出了严重的交通事故,昏迷住院。黄旭华接到电话后赶回来,在得知妻子凶多吉少后,他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愧疚和压抑,当着孩子们的面失声痛哭起来。

  好在后来,经过及时抢救,李世英苏醒过来。当她看到黄旭华后说的第一句话却是,“你怎么回来了,他们不该打电话叫你。我没事,那边不能没有你……”

  同样亏欠的还有他的子女。“我很想弥补对父母、妻子和子女的亏欠。我当年答应母亲经常回家看看,可我没能遵守这个诺言,但我恪守了对组织的承诺。虽然有很多遗憾,但我无怨无悔。”黄旭华的话掷地有声。

  2014年后,黄旭华从幕后走到台前,讲述中国研制核潜艇的故事,讲述他们那一代核潜艇人艰苦创业的故事。他要让国人知道,也让世界知道,中国人凭借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仅用不到10年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伟大誓言。

(责任编辑:刘潇潇)

精彩图片

201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黄旭华:潜心奉献终不悔

2020-01-11 07:11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