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升级之余,也需消费分级
近日,淘宝推出了一款名为“淘宝特价版”的APP。点开这款应用,“最高9.9”“超值特价”等广告语扑面而来。不同于“母版”淘宝“千人千面”的个性购物设计,“特价版”似乎只急于传达一件事——这里能给你便宜。
在多家媒体口中,“特价版”直接对标的就是这两年电商界的“黑马”——“拼多多”。凭借着团购模式,“拼多多”以低价和爆款产品迅速集聚了大量人气和巨额流量,在阿里京东双雄争霸的市场格局下,竟杀出了一条新路。资料显示,自2015年10月上线以来,目前“拼多多”用户量突破3亿,直逼淘宝5.4亿、京东3亿的用户量。
无论是“淘宝特价版”还是“拼多多”,它们的出现都在提醒我们,低消费所潜藏的巨大力量。虽然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升级概念备受热捧,但在我国低收入群体依旧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升级浪潮对他们来说有些遥远。
《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中低收入者占我国总人口的80%,他们2016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836元。这一数字,尚且不如占总人口20%的高收入群体在2006年的收入水平(19730元)。不同群体的收入差距,也造成两者截然不同的消费习惯。对于高收入人群而言,他们的财力足以支撑购买需求,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了消费升级的目标受众。他们更愿意为提升生活品质掏腰包,“海淘”“定制”等一众高端消费类服务瞄准的都是这部分人的钱袋子。
当大家拼命制造各种营销噱头让“金主”们掏钱时,部分人却将目光投向了数以亿计的“草根”消费者。于是,我们看到了“拼多多”的蹿红,看到了“今日头条”“趣头条”“快手”等一众被冠以“小镇青年”文化产品APP的崛起。这些产品的背后,站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在移动互联网服务逐步普及的今天,他们借由这些产品,在Web2.0浪潮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
如今,在一线城市获取流量的成本极高。有创业者称,在大城市推一款新APP,获客成本基本在100元/位上下。而在三四线城市,一些消费者虽然没有强劲的购买力,但在流量稀缺到巨头们不得不去线下“抓人”的今天,他们成了天然的“流量富矿”。互联网走到“下半场”,产品竞争之激烈有目共睹,与其抢夺高端利润、出走海外市场,不如掉头深耕身后更广阔的土地。
消费升级是大势所趋,无论收入如何,消费者都应享受到越来越优质的产品与服务。这不仅是百姓的期待,也是商业发展的必然。但当着眼于当下,我们更应重视消费分级的理念,鼓励商家结合自身定位,推进互联网服务下沉,激活并释放更多人的消费潜能,让新技术的便捷和高效延伸至每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