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符晓波
蹁跹起舞的白鹭、火红繁茂的三角梅、星罗棋布的口袋公园……走进福建省厦门市,入眼皆是美景。
厦门环境优美,又称“鹭岛”。翻看厦门市的生态答卷,可以看到,这座被海洋环抱的城市,先后获得“联合国人居奖”“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多项国家级、世界级生态领域荣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厦门市遵循自然规律、顺应人民期待,久久为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实践。
一张蓝图绘到底
初春时节,位于城市中心的筼筜湖绿植环绕、碧波荡漾,时有白鹭成群飞过。近年来,该区域不仅是市民游客休闲纳凉的好去处,还吸引了88种鸟类在此栖息繁衍,是难得的市中心湿地公园和动植物保护区。
但年长的本地人都知道,筼筜湖曾一度是让人望而生畏的臭水湖。“周围污水都往筼筜湖里排,垃圾成堆,气味大到无法靠近,我们那时都要绕着走。”厦门市筼筜湖“市民湖长”陈亚进回忆道。
如今的筼筜湖已成为当地“城市绿肺”。这样的蝶变,正是厦门生态治理的生动缩影。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厦门市启动“综合治理筼筜湖”工作,共投入资金约19.9亿元,先后开展了5期筼筜湖综合整治。
“厦门每年用1000万元治湖,这占当时厦门可支配财政支出的10%,如此大的投入在当时很少见。”厦门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蔡伟中介绍,厦门先后关停、搬迁数十家重点污染企业、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大型排洪泵站,有效改善城市水体环境。
以筼筜湖综合治理为引领,厦门生态修复不断拓展、串珠成线、连线成面。在此过程中,厦门市充分发挥经济特区的立法优势,颁布《厦门市环境保护条例》,并以此为起点,先后制定颁布30余部与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保护有关的法规规章。
2014年,厦门启动“多规合一”探索,画出全域空间规划“一张蓝图”,划定生态控制线981平方公里、陆域生态保护红线204平方公里、海洋生态保护红线84平方公里,合理确定城市发展容量。2020年6月,厦门出台《加快建设高颜值厦门行动方案(2020—2025年)》,围绕提升城市规划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城市宜居环境等六大方面,推出18项具体措施,为厦门市加快推进高颜值厦门建设描绘清晰的路线图。
完善的顶层设计,为厦门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综合治理提供了强有力保障,也让城市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驾齐驱,使厦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长足进步。
坚持科学治理保护
霞光下,数道白色身影跃出水面,在半空划出美丽弧线……傍晚时分,厦门海沧附近海域,时常有中华白海豚出没,给市民游客带来惊喜。中华白海豚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如今,厦门成为全国少有的可以在城区海域经常观赏到中华白海豚的城市。
“水域污染、海洋噪声都会影响中华白海豚的繁衍生息。”厦门中华白海豚文昌鱼自然保护区事务中心主任蔡立波说,1997年,厦门建立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2002年以来,厦门陆续投资5800多万元建设火烧屿中华白海豚救护繁育基地,与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合作,深入开展海豚声呐特性、海豚动物行为学等研究,为白海豚繁育及保护提供科学支撑。
近年来,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厦门为保护中华白海豚栖息地,将建设翔安跨海大桥的方案改为建设跨海隧道;为保护白鹭,专门设立大屿岛白鹭自然保护区……这些具体举措成为厦门尊重自然规律、坚持科学治理与保护的生动写照。
2002年起,厦门相继开展海沧湾、五缘湾、杏林湾、同安湾、马銮湾5个湾区综合整治与开发工程,为实现城市拥湾发展创造条件。为了实现科学整治与开发,厦门市向海洋学科专家广泛征集治理方案。
参与海湾综合治理的厦门大学教授洪华生介绍,厦门专门成立由学者、企业总工程师、经济规划师等组成的高层次专家组,为政府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依托海洋科研技术力量的雄厚优势,厦门建立海洋综合管理科技支撑体系,推动湾区修复、科学种植重构红树林湿地、陆海统筹全链条治污等,以科技赋能,助力厦门生态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
把最好的风景留给市民
眼下,厦门山海健康步道绿意盎然,繁花似锦。2024年,厦门市山海健康步道云海线、林海线凭借其创新理念和显著成效,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厦门“高颜值、高品质”的城市新名片。
总长约54公里的云海线、林海线,串联起厦门狐尾山、观音山、筼筜湖、五缘湾等“八山三水”重要生态节点,同时连接住宅区、商业区以及公交站,使城市与山水景观相融。游人能轻松走上步道,一路游山、看海、观城,充分感受厦门城市特色。
为系统推进山海健康步道这一重要民生工程,厦门市专门成立步道系统工程建设指挥部,由市政园林局牵头统筹协调,经过6年的探索与实践,当地已建成包括云海线、林海线在内的295公里主干线。山海健康步道将生态发展与民生改善有机融合,成功展现了厦门山、林、海、湖的自然资源优势,让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品质的生态福祉。
厦门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何子张认为,与大部分中国城市按照城市中心或中轴线规划建设不同,厦门城市规划沿海岸线布局,把海景留给市民,这样的城市形态,形成了厦门“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独特风貌,让市民游客可以随处看山观海。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今年1月,生态环境部公布2024年1月至12月全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厦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名全国第三,比2023年前进4位,创下历史最高水平。
如今,优美生态环境让厦门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提升。今年以来,厦门园博苑、植物园举办的各类主题活动精彩纷呈,入园人数屡创新高;各大公园、海岸线绿意盎然、百花争艳,成为市民游客休闲好去处。接下来,厦门市还将进一步加快完善步道网络、加快口袋公园建设,完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书写厦门生态高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