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婕 王维
四川省小流域众多,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666条,部分区域小流域尚未实现稳定达标。由于小流域问题复杂,河湖治理专业性强、技术难度大、要求高,需要治理者具备水文、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而基层河长多为镇、村各级领导兼任,投入河流管控治理的精力十分有限且缺少专业技术知识,难以精准治理小流域河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四川省部分区县积极探索“技术河长”制,为现行河长制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专业的技术支撑。主要做法如下:
一是健全“技术河长”工作推进机制。以地方政府为主导,引入第三方先进技术和经验,明确“技术河长”治理目标、职责和权限。采取问题清单管理、职能部门担当、属地管理负责、目标绩效考核、专项跟踪排查等措施,构建“‘技术河长’吹哨、属地(部门)报到、问题整改销号”的闭环管理模式。动态化开展流域问题排查跟踪、周期性开展专家会诊剖析问题、常态化协商流域问题整改落实,做强做实治水“神经末梢”。自贡市高新区聘请第三方技术服务公司在釜溪河推行“查测溯治”“技术河长”模式,在重点场镇、干支流、重大风险源等开展水质加密监测和预警分析、污染风险源排查整治,邀请专家咨询诊断。
二是加强基层河湖治理技术赋能。通过引入第三方技术公司的先进治理技术和经验或配套专家团队,根据地方水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和需求,针对各种污染源减排、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水生态保护修复等,联合专家开展专业技术分析,找准病根,有针对性地解决小流域内存在的个性化问题,弥补主管部门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成都市特聘各科研院校的专家教授,以区(县)为单位配置2名—3名专家河长,不定期对区域内水环境治理的重难点问题进行现场调研,对河湖“老大难”治理问题问诊,开展技术指导,并出具专家意见。雅安市聘请第三方机构作为“技术河长”,紧密结合雅安市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的实际需求,在水资源“扩容”、水污染“减排”、水生态“提质”等方面,科学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流域“三水统筹”治理建议。
三是智慧化平台助力精准治理。第三方技术公司根据地方水生态环境实际情况和需求,搭建涵盖河流、污染源、入河排污口、控制断面、巡河数据等信息的流域水环境智慧管控平台,搭建起“涉水污染源—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受纳水体—监测断面”全链条管理体系。资阳市安岳县、威远县在大小清流河、高升河、大小濛溪河、威远河、越溪河推行“查测溯治+信息化”“技术河长”模式为水环境治理工作提供重要决策参考,构建起一套全流程闭环、动态反馈、快速处理的河湖管理机制。
四是强化绩效评估和督促检查。对“技术河长”单位工作开展考核评估,“技术河长”服务经费保障与实际考核结果挂钩。资阳市生态环境局对各流域“技术河长”实验室数据质量开展监督检查。资阳市乐至县、安岳县、泸州市泸县等对“技术河长”单位全年服务工作开展考核评估,实际考核结果报政府领导同意后支付工作经费,所需经费全部由县级财政资金解决。
通过近几年“政府主导、技术参与、全民共治”的治水新模式的应用,实施“技术河长”制的釜溪河、大小清流河、高升河、大小濛溪河、威远河、两合水等小流域水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相关国省考断面水质达标率连续两年保持在100%,有力支撑四川省整体水质持续提升。
作者单位:刘婕,四川省生态环境厅; 王维,四川省环境政策研究与规划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