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静
记者日前从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陕西省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其中,关中地区改善较为明显,空气质量综合指数、PM2.5浓度两项指标的改善幅度均在两位数。
关中三市空气质量状况一直以来是陕西省的“老大难”问题。今年上半年,空气质量得到改善,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治理措施更加科学,更多“治本之策”有序实施。
治理措施更加科学
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全省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围绕全省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多次调研指导、作出指示批示,研究破解重点、难点问题。省政府分管领导定期召开调度会,高频次专题研究推进重点任务落实。省大气专项办聚焦短板弱项,统筹推进各项工作。”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办公室主任冀武说。
与此同时,科学的治理措施得以有效实施。陕西省优化重污染天气应对举措,修订预案,对企业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管控。春节期间,加大关于燃放烟花爆竹问题的宣传引导,有效降低了关中地区的污染峰值。
“燃放烟花爆竹对我们秋冬季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影响。今年以来,陕西省公安厅、生态环境厅、应急厅等部门联合,在春节期间依法科学抓好烟花爆竹的污染管控,关中6市(区)重污染天数较去年春节同期减少了75%,污染峰值下降了31.3%。”陕西省大气污染治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政策项目组副组长路震亚告诉记者。
在多项治理措施中,“75311”指挥调度机制的贯彻落实功不可没。“75311”指挥调度机制,即提前7天精准预测预报,提前5天分析评估,提前3天管控调度,每一天全时段值守,一支队伍督导检查。
通过“75311”指挥调度机制春季抓扬尘,夏季抓挥发性有机物,根据季节污染防治重点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这项工作机制打通了我们整个空气质量管控的全部流程和环节,有力有效指导了去年专项办成立以来重大空气质量改善工作的推进、秋冬季重污染天气的应对以及夏季的臭氧污染防控,以高质量治标推动有序的治本。”路震亚说。
省级层面宏观调控、指挥调度,各地市结合实际精准施策,推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向好。今年以来,西安市通过“试点+示范”,全力推进清洁取暖和生物质综合利用工作,新建6个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项目。
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的北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原本出现在田间地头的秸秆整齐地堆放在角落等待焚烧。
“去年9月,我们与西咸新区联合进行秸秆焚烧整治工作,将农村田间地头的秸秆进行集中收治,然后运送到厂内进行破碎,之后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通过资源化利用将秸秆用于发电,且焚烧过程中还利用烟气治理的六大工艺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西咸新区北控环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安环部负责人王佳介绍。
记者了解到,这一公司负责的西咸新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焚烧热电联产项目利用产生的余热蒸汽,配套建设了能源绿岛供热项目。一期已于去年11月建成投运,可实现供热面积200万平方米,年可替代标煤7.3万吨。
更多“治本之策”有序实施
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标本兼治是关键。今年上半年,更多“治本之策”得以实施。
在位于陕西咸阳的秦汉混凝土有限公司换电站,巨大的机械臂正在为公司新能源混凝土运输车更换电池。为实现节能减排,推进企业绩效升级,秦汉混凝土有限公司履行企业责任,于2022年投资200余万元购买纯电装载机,并于2023年投资3200余万元,将原有的41辆燃油罐车更换为40台新能源车辆,成为咸阳市主城区第一家100%更换新能源车辆的企业。
通过对车辆更换后相关数据的对比,40台新能源罐车和两台纯电装载机每年可减排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共计约30吨。
据悉,截至今年6月,陕西省推动194家排放大户和重点行业产业链企业开展绩效升级。新能源装机突破4000万千瓦,上半年,关中火电企业电煤消费同比减少45.77万吨。支持兴化集团今年启动实质性搬迁工作。2023年—2024年采暖季执行农村清洁取暖补贴办法,户均补贴由300元增加至600元,采暖季“煤改电”居民户用电量同比增长超过26%。2023年以来累计淘汰老旧柴油货车12799辆。今年上半年,全省大型工矿企业中长距离煤炭铁路运输占比达到85.6%。
“下半年,陕西省将协同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治理,紧盯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做好臭氧污染‘削峰降频’工作。围绕‘冬病夏治’,实施‘挂图作战’,深入推动重点行业企业绩效升级,确保实现新增环保绩效B级及以上和引领性企业100家左右的年度目标。同时,持续推进钢铁、焦化、水泥、锅炉超低排放改造。”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大气环境办公室四级调研员张殿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