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岁的张志强没想到,在偏远封闭的高吉村,如今,足不出户就能有营生,不用种地放牧也能过上好日子。
高吉村地处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达拉乡,拥有著名的“俄界会议”遗址。在这个绿水青山环绕的藏乡小山村,村民世代以半农半牧为生,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清苦生活。
张志强是村里的一名护林员,多年来守护着一方青山绿水。数十年如一日,张志强每天穿行在迭部的大山里。近些年,他见证了这里的变化,“山更绿、水更清、环境越来越优美,前来高吉村旅游的人一年比一年多”。
2015年,甘南州启动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高吉村被列入计划。
经过一年建设,高吉村完成住房民俗特色化风貌改造,实施了改厕、改厨、改圈、人畜分离、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等项目,全村道路硬化,完成了排水、公共卫生间、景观桥、景观设施、休闲长廊、河道清理、水磨改造等工程。
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高吉村强化了环境卫生整治,一场全域无垃圾的全民行动随即展开。“打扫卫生、爱护环境是每个村民的义务也是责任。”高吉村村民委员会主任尚吾说。
全民参与环境整治,高吉村变得干净整洁。高吉村的变化在持续。近年来,红色旅游兴起,高吉村游客逐年增多,加上村容村貌的极大改善,很多游客除了瞻仰“俄界会议”旧址,还会走进大自然,享受青山绿水。
做好“红”“绿”文章,将红色资源和自然风景紧密结合,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产业,带动村民致富增收奔小康。高吉村审时度势,梳理出新的发展思路。为了切实做大做强旅游产业,高吉村整合内外资源,开启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牧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
2017年,展现“俄界会议”和红军活动的高吉村红史馆建成开放。高吉村引入迭部县俄界旅游开发公司出资占股;高吉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土地、房屋资产入股,并由银行贷款出资占股;村党支部注资占股,全乡贫困户项目扶持资金占股。
新兴的旅游产业吸引了大批村民参与。截至目前,全村已有45户农牧民以土地、资金等方式入股。
张志强和儿子也积极响应号召,作为首批入股的10户村民之一,参与了民宿项目开发。前不久,他们的民宿建成投入使用。“吃上旅游饭,生活有奔头。”张志强说,高吉村有红色遗址,有藏地风情,又有青山绿水,再加上政府引领,村民对未来充满信心。
高吉村的变化是甘南州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和功能定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生动写照。
2015年以来,针对区域整体属生态脆弱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低,保护与发展、吃饭与建设的矛盾突出等实际情况,甘南州把国家生态保护和建设大局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实际紧密结合,创新性地提出以自然村为单元,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全州农牧村面貌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甘南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主要资金围绕“生态”聚集、主要成果围绕“文明”聚焦、主要力量围绕“小康”聚合。
借着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的东风,近年来,甘南州舟曲县大力实施“生态人居、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文化”四大工程,有效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实施乡村振兴探索了新路子、积累了新经验。
走进舟曲县巴藏镇各皂坝村,独居特色的石板房、错落有致的石墙特色鲜明、古朴雅致。曾经的各皂坝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如今则成了闻名周边的生态村、小康村,吸引着大批游客旅游观光,体验原汁原味的农家生活。
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很多村民都行动起来。“现在各方面环境都好了,游客也多了,我们致富的信心也更足。”去年,各皂坝村村民闵青明享受到政府给的2.5万元补贴,她把自家的卫生间、厨房、院子都修整一番,自己又投钱把住房全部翻新装饰,满怀信心准备尝试乡村民宿。
各皂坝村还培育产业,夯实致富根基,村民通过发展花椒、柿子,养殖野猪、土鸡等多元特色化产业,助力旅游开发,加快致富步伐,已逐渐形成多产业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今年以来,村头打牌说闲话的人少了,更多的人聚在一起谋划发展,憧憬新的生活。
据统计,舟曲县已建成21个生态文明示范村和278个生态文明小康村,惠及群众25162户。如今,风景如画、村美民富的生态文明小康村在有“藏乡江南”美誉的舟曲比比皆是。
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给甘南草原带来了蝶变和新生。目前,甘南州已建设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等风格鲜明的生态文明小康村1303个,带动39万多农牧民群众(贫困户8.49万人)积极参与家乡建设、主动投身产业发展,群众从思想上的“等靠要”已转变为行动上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和自我进步,一个和谐美丽的新甘南正冉冉升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