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看中经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业市场 > 生态文明 > 生态文明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甘肃民勤:工笔绘绿 公园“下乡”

2020年08月08日 07:34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每天,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苏武镇东湖村生态小游园总会吸引村民来此休闲。

  “自从村里的小游园建成后,我和老伴基本上每天都会来走一走,坐一坐,看一看。”东湖村村民崔占万说。

  2019年,东湖村投入70余万元,打造占地面积共3.25亩的生态小游园。该项目突出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主要种植馒头柳、刺柏、樟子松等景观树木,并修砌近水台,摆放景观石,打造出生态景观效果。

  走进民勤县大滩镇红墙村,只见鸟语花香、群芳争艳,走在村子里,仿佛置身于天蓝地绿、山青水碧的美丽画卷。

  “变化太大了,走到哪里都是绿色。”红墙村村民汤顺民说,以前村里的路都是土路,雨天一片泥泞,晴天尘土飞扬,道路两旁更是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如今,水泥路直通各家门口,路两侧的樟子松、国槐、白蜡等树木相间排布,榆叶梅、丁香、地被菊等花卉争奇斗艳,村容村貌整洁美丽。

  近年来,民勤县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争创“全国园林城市”为目标,在大力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注重将绿化由城区向镇村延伸,以建设村级生态小游园为抓手,统筹推进全域一般绿地、公共绿地等景观绿化工程,高质量推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让公园‘下乡’成为一种新常态。”民勤县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金发万说,为了提高绿化水平和景观档次,民勤县规划先行,科学推进,按照“人文、生态、宜居、精致”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理念,将绿化向社区村庄辐射,向农户延伸,形成了以镇区绿化为中心、水系道路绿化为轴线、农田林网绿化为框架、社区村庄绿化为网络的一体化绿色生态体系,提升“绿色”含量,增加乡村“颜值”,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民勤县南湖镇镇区广场和小游园内花木葱茏、鸟儿鸣啼。去年以来,南湖镇以建设绿化示范镇、特色旅游镇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争取项目为抓手,综合实施栽花、植树、种药材、建广场游园为主的“两百两千”工程,打造集“生态绿化、观光旅游、产业培育示范、基础设施建设”于一体的南湖生态游园,助推生态宜居镇区建设。

  “我们注重色块的搭配和树木花草的有机结合,通过孤植、群植、组团造景等手法,提高绿化设计水平,充分体现‘以树为主,花木相随,优化品种,和谐搭配’的设计理念,做到乔、灌、草立体布局,花草树木合理配置,呈现连线、连体、成景多样化的绿化格局。”南湖镇镇长马铭说。

  工笔“绘”绿,城在园中,人在景中,随着小游园越建越多,绿色逐渐融入百姓生活。目前,民勤县已完成乡村绿化2.43万亩,打造绿化示范镇6个、示范村35个、乡村小游园80个,其中,薛百镇宋和村、重兴镇红旗村荣获“国家森林乡村”称号。(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琛奇 通讯员 马爱彬)

(责任编辑:佟明彪)

分享到:
延伸阅读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